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解讀:穩中求進促發展【2】--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解讀:穩中求進促發展【2】

本報記者 顧仲陽

2012年12月19日07:1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增強消費基礎作用

  “推動經濟持續健康增長,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特別是要提高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湯敏說。 

  改革開放30多年來,居民收入年均增幅7.4%,落后於同期GDP高達9.8%的增幅,直接造成內需不足,消費不振。

  “要加快制定出台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早日實現居民收入增長與GDP增長同步,這樣消費增長才有底氣。”湯敏表示,GDP的構成主要由政府收入、企業利潤和居民收入三部分構成,要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作用,在國民經濟一次分配領域,政府應該“讓利”,利潤高且利潤來源不合理的企業也應該“讓利”。

  短期來看,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外需增長前景並不樂觀,擴大消費也需要一個過程,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還要發揮好投資對經濟增長的關鍵作用。  

  “擴大投資要區別對待,地方政府投資沖動的動力和內在機制都還在,要特別警惕重復性投資建設,對科學發展具有長遠意義和經濟社會發展瓶頸領域,既要加大公共投資,同時要引導民間投資。”湯敏建議,適當增加對生態環保類基礎設施的投資,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大力投資新型基礎設施,包括新一代高速互聯網、第四代移動通訊基礎設施,可再生能源儲存系統等﹔加大新型網絡教育基礎設施建設,通過遠程教育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各地特別是發達地區要加大對城市道路、停車場、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瓶頸領域的投資。

  高質量推進城鎮化

  目前我國近7億城鎮人口中有2億多進城農業轉移人口還沒有“市民化”。據測算,一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將拉動投資40萬元以上,每年消費需求將增加1萬多元。張立群認為,城鎮化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也將形成新的強大的經濟增長動力。

  “高水平、高質量的城鎮化,關鍵是要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湯敏認為,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也應穩中求進,遵循自願、有序、分類、統籌的方針。

  自願,就是充分尊重農業轉移人口及其家庭成員的意願。有序,就是逐步放寬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條件,優先解決舉家進城多年、在城市領取營業執照多年以及在城市已經穩定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分類,就是要根據不同農業轉移人口群體、不同區域、不同類型城市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准入條件和採取不同的政策,逐步放寬農業轉移人口在城市落戶的條件。統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涉及到戶籍、土地、財政、住房、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諸多領域體制、政策和利益調整,要統籌推進。

  深化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

  當前,我國傳統制造業產能普遍過剩,高消耗、高排放行業尤為明顯。要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關鍵是深化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

  “國際金融危機形成的倒逼機制,為化解產能過剩矛盾提供了一個新機遇。” 中國人民大學產業經濟學教授馬龍龍建議,對化解過剩產能,要分業施策,多管齊下,消化一部分,整合一部分,淘汰一部分。“當前我國一些新興產業也存在盲目發展情況,其他一些產業也存在潛在產能過剩問題,都要引起充分重視。”

  “深化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要加快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在馬龍龍看來,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要改造提升傳統制造業,培育發展戰略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就業容量和彈性大的服務業,加強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物流業發展,降低國民經濟物流成本等。“當前要著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這是構建現代產業發展體系,化解產能過剩,提高產業整體素質的根本之策。”

(責任編輯:值班編輯、李海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