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

新型城鎮化為民資帶來九大商機

辜勝阻

2014年01月14日08:18    來源:人民網-中國經濟周刊    手機看新聞

  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民建中央副主席 辜勝阻

  新型城鎮化,“新”在哪兒?

  當前關於城鎮化發展有六個有爭議的問題,一是城鎮化在主導力量上是市長還是市場,政府該做什麼?二是擴大內需是大搞公共投資還是擴消費、擴民間投資?三是方向上是地和物的城鎮化還是人的城鎮化?四是市民化是盲目激進的戶改、土改還是穩定就業加公共服務?五是城市體系是大城市偏向還是均衡發展?六是有沒有新型城鎮化,城鎮化要不要轉型?

  在過去30年時間內,我國完成了西方發達國家經歷上百年時間才走過的現代化進程,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我們現在的城鎮化是不可持續的,是難以為繼的,必須轉型。城鎮化發展要轉型,必然就有新型城鎮化。

  我認為:新型城鎮化的“新”主要表現在六個方面:

  一是要有新方向,從偏重土地向注重人的城鎮化轉變,基本的公共服務由戶籍人口獨享向常住人口全覆蓋轉變﹔

  二是要有新目標,從數量增長型城鎮化向質量提高型轉變﹔

  三是要有新模式,資源配置從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轉變,三中全會最大突破和理論創新是重塑政府與市場關系,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這樣我們的企業家就會面向市場而不面向市長﹔

  四是要有新方式,從粗放高物耗的方式向集約綠色低碳的方式發展﹔

  五是要有新路徑,新型城鎮化要兩條腿走路,通過大城市發揮輻射效應,規模效應,以大帶小建城市群,在農村城鎮化方面要依托縣城大力發展中小城市,人口異地轉移與就地城鎮化並重﹔

  六是要有新動力,城鎮化必須和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實現產城融合,避免“空城、鬼城”。

  新型城鎮化要健康發展,就必須理清過去城鎮化發展過程中的諸多偏向,要防偏糾偏。具體而言:

  第一,城鎮化不是越快越好。我們看國外的城鎮化實踐。2011年,德國的城鎮化率隻有74%,美國隻有80%多一點,城鎮化率最高的是阿根廷,達到了92%。而且阿根廷在100年前人均收入就達到了3000美金,進入中等收入行業,和當時的美國一模一樣。但是美國經過100年的發展成為強國,阿根廷卻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這說明城鎮化率不是越高越好,城鎮化速度不是越快越好。

  第二,城鎮化不等於消滅村庄。過去10年我國自然村的數量從360萬減少到270萬,就是平均每天有30個自然村落消失,這是非常遺憾的事情。

  第三,城鎮化不等於造城運動。我們有一個縣財政收入隻有4億,提出要打造東方的迪拜。一味的“造城運動”光有表面上、物質上的高樓林立,不能從根本上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不能解決真正的民生問題,也不利於新型城鎮化的健康發展。

  第四,城鎮化也不等於房地產化。城鎮化會為房地產帶來商機,但是如果我們的城鎮化完全建立在房地產支撐基礎上,就可能會導致“空城、鬼城”。

  第五,城鎮化不等於透支未來。美國工業城市底特律破產,就是因為底特律有高負債180億美元,以及產業空心化問題。在經濟輝煌的時候底特律有180萬人,現在隻剩下70萬人。

  第六,城鎮化不等於攤大餅。要避免大城市病,防止人口過度膨脹。

  新型城鎮化為民企帶來無限商機

  新型城鎮化將會拉動投資需求、引發消費需求,為企業的新一輪發展帶來無限商機。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最大的突破和理論創新是重新塑造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構建“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的發展模式。通俗來說,是在“聽市場”還是“聽市長”的問題上,強調市場是首要的、“決定性”的。

  城鎮化健康發展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的發展模式,就必須激發民間投資的活力,引導民間資本推進城鎮化建設。因為市場主導的主要標志就是民間投資推動城鎮化。

  民間資本與市場經濟存在著天然聯系,投資比較理性,在客觀上會加速相關投資建設進程和提高投資效率,同時也能夠大大緩解政府因投入能力有限制約城鎮化發展的“瓶頸”約束。具體到民營企業,又應該做什麼呢?根據我們的調研,民營企業和民間資本在新型城鎮化發展中可以把握九方面的機遇。

  第一,城鎮化能夠拉動巨大的能源和基礎設施建設需求。能源及基礎設施建設單靠政府投入,會因缺口過大而滯緩城鎮化進程,也會加大政府債務風險。要完善公共私營合作制(PPP),引導民間資本積極參與能源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形成政府與民間力量共同投資城鎮化的機制。

  第二,城鎮化將引發服務業大發展。要利用當前服務業快速發展的戰略機遇,鼓勵民間資本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激活多種市場主體在服務業中更加高效地配置資源,更加活躍地展開競爭,改變服務業在產業結構中的“短板”局面。

  第三,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需要加快公共服務體制的改革。要引入民間資本和社會力量加快公共服務發展,解決城鎮化進程中公共服務供給嚴重不足的問題,有效推進公共服務向城鎮常住人口的全覆蓋,加快轉移人口市民化的進程。

  第四,數以億計的人口城鎮化浪潮將引發巨大的住房需求。要引導民間資本在擴大全社會住房和商業地產供給的過程中,參與保障房建設、棚戶區改造,化解由政府主導保障房建設所面臨的巨大資金缺口,實現房地產管理從行政主導的需求管理轉向供給和需求平衡、以供給為主的長效管理,促進房地產業的健康發展。

  第五,城鎮化“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發展將為民間資本提供巨大市場空間。要鼓勵民間資本積極參與智慧城市建設和城市綠色發展,實現城鎮化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發揮市場機制在治理城市污染中的作用,提高城鎮化環境質量。

  第六,城市產業升級需要民營科技企業發揮助推作用。要引導民間資本和科技人才向創新企業集聚,營造“創業+創新”共生共榮的環境,發揮人才在創新驅動戰略中“第一資源”的作用,使更多企業家懂科技,更多科技專家懂市場,鼓勵民間資本和民營科技企業為推進產業升級和制造業的高端化作貢獻。

  第七,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有助於農業規模經營和農業產業升級。要利用當前農村土地流轉和農業規模經營的機遇,鼓勵民間資本發展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等農業經營主體,積極參與土地流轉和農業產業化。

  第八,農村城鎮化和新型社區開發是實現農民就地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的重要途徑。多元經營、城鄉兼顧的龍頭型民營企業擔當就近就地城鎮化的市場驅動主體,有利於形成產業興、人口聚、小城鎮成型的良性互動局面,實現農民、企業和地方政府多贏。

  第九,城鎮化必須有堅實的產業支撐,市民化必須建立在穩定就業的基礎上。要鼓勵民間資本大力發展面向創業的中小銀行和互聯網金融等新型金融業態,構建有利於創業和實體經濟發展的多層次金融體系,支持農業轉移人口的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

  (此文為辜勝阻先生在第三屆中國非公經濟年會上的演講稿。)

 

(責編:喬雪峰、聶叢笑)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說財經|人民電視

  • 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
  • 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
  • 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