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1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末我國金融機構外匯佔款余額為286303.83億元,較11月末增長2728.8億元。
這是我國金融機構外匯佔款連續5個月逐月增長。
數據顯示,我國金融機構外匯佔款自去年6、7月份出現連續兩個月淨減少后,自8月份開始延續淨增長趨勢,其中10月份淨增長4400多億元,11月份淨增長3900多億元。
數據同時顯示,去年12月末財政性存款余額為30134.92億元,較上月減少14603.4億元。外匯佔款的增加和財政性存款的減少為去年12月份的市場帶來了17332.2億元的流動性,大大改善市場流動性狀況。
至此,去年全年金融機構外匯佔款增量累計達2.77萬億元,是2012年全年的5倍多。
對於去年三季度以來外匯佔款的快速增長,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去年三季度以來,我國貿易順差的恢復、FDI的平穩增長、市場對改革的期盼,以及中國經濟向好等因素,共同促成了外匯佔款的快速增加。
外匯佔款是我國銀行體系流動性的重要來源,因此未來外匯佔款是否能繼續保持淨增長格局,對銀行體系“錢緊”局面的改善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業內專家認為,基於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考量,今年我國外匯佔款仍有可能維持一定增長規模。
“盡管美國退出量化寬鬆會導致資本流動出現階段性波動局面,但在歐美發達經濟體經濟復蘇帶動風險偏好回升的影響下,全年我國新增外匯佔款可能依然不低。”連平說。
聯訊証券宏觀經濟分析師楊為?認為,美聯儲溫和退出QE雖然會影響全球的資金流向,引發跨境資金由新興經濟體國家向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回流,但相對其他新興經濟體而言,中國經濟增速的企穩回升、人民幣匯率保持穩中有升態勢、經濟結構的不斷優化等因素,均對跨境資本有著很強的吸引力。
外匯佔款的波動會影響到國內基礎貨幣的投放,一定程度上亦會對我國央行流動性調控形成壓力。對此連平表示,今年我國宏觀調控主要在穩增長、控通脹、防風險之間取得平衡,預計全年貨幣政策將保持穩健,存貸款基准利率和准備金率可能繼續保持基本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