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興站這個四等小站,不足百米的站台,更多時候隻有值班員“迎來送往”列車時孤單的身影。
六名鐵路人“相依為命”
中興站一共隻有6個人,站長張桐威48歲,副站長徐鐵東49歲,四名值班員蔡昌東45歲,杜學思52歲,任家利51歲,最年輕的薛志強35歲。
在這個由一群大老爺們組成了臨時的“家”裡,調度台前的值班員執行四班倒,站長、副站長天天在崗,隨時保持至少3個人,“在一起的時間比和自己老婆都多”。
除了對每一趟列車“迎來送往”之外,站台清掃、確保道岔安全暢通也是這六個人的職責所在。他們吃的飯菜和日常用品都是家人給准備好,自己上班帶來的。要是自己去買菜,必須步行到幾十公裡外才能買到。
由於地處偏遠,日常做飯、燒鍋爐取暖、廚師、管家、后勤等等多個角色,全由站長和副站長輪流負責,天長日久,兩個在家習慣了當“甩手掌櫃”的東北漢子硬是練得了一手好廚藝。
年三十的中午,輪到48歲的站長張桐威做飯,他從后院菜窖裡取出兩棵白菜,“過年了,給他們做一道‘珍珠翡翠白玉湯’。”張桐威笑著說。
作為沈陽鐵路局本溪車務段管轄的四等站,中興站職工每個月每人生活補貼隻有40元,六個人240元吃一個月,這是張桐威面臨的大難題,“作為家長,過日子得精打細算。”因此,為了省一鍬煤,他們白天基本不燒鍋爐﹔為了省下買菜的錢,他們自己開墾了小站后面的荒地種菜。為了節省經費開支,六個人都學會了識別各種山野菜、野蘑菇的本領……
“34106次貨車中興站一道通過……”45歲的值班員蔡昌東發出調度信號,幾分鐘后一列貨車呼嘯駛過。。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