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互聯網金融在分食傳統銀行的蛋糕,那麼OTT(“Over The Top”的縮寫,是指通過互聯網向用戶提供各種應用服務)則是在撥動通信運營商的神經。當然,這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但WhatsApp如此高的賣身價足以讓運營商們再次寢食難安。
上周,Facebook以19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移動即時通訊應用WhatsApp。人們在唏噓這一天價的同時,運營商也該敲打下自己的算盤了。此前,WhatsApp聯合創始人布萊恩稱,WhatsApp並未“竊取”移動運營商的收益。相反,WhatsApp通過鼓勵用戶購買數據套餐使得運營商獲益。如果真是這樣,那歐洲五大電信巨頭聯合推出自有即時手機短信系統就顯得難以解釋了。
也許一些數字更能說明是否存在“竊取”的行徑。知名調研公司Analysys Mason近日發布報告稱,全球OTT信息發送量有望在2014年達到20萬億條,比去年翻一番。2013年全球OTT短信發送量為10.3萬億條,而同期短信發送量僅為6.5萬億條。2013年,運營商短信服務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近4%,不足1040億美元。同時,英國研究機構Mobile Squared數據顯示,2013年,僅WhatsApp的使用量就激增了233%。現在該服務用戶已達4.5億,流量則從日發送20億條信息增至100億條。
在亞洲市場,類似WhatsApp的應用層出不窮。韓國的Kakao Talk每天信息發送量為10億。韓國網絡公司NHN還在日本推出了語音發送服務Line,其用戶量已經超過2000萬,Line現已登陸PC平台,並與Skype展開競爭。類似的即時通信軟件每天給全球移動運營商造成的損失無法估量。
這就給許多運營商擺出了一個棘手的問題——在尋找數據計劃價位平衡時,價格需要低到足以刺激需求,但又要高到能夠彌補短信被蠶食的損失,同時OTT 等應用促使流量劇增帶來網絡擴容壓力,運營商的網絡建設成本不斷增加。在這個市場補缺、零散業務被放大的階段,運營商市場的外延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短信業務日漸式微其實只是運營商傳統業務被沖擊的一個縮影。移動互聯網時代整個產業鏈的價值被拉長,運營商利潤被分流。也許對於運營商而言,在打響對未來發展機會的“爭奪戰”前,要先打好對既有利潤的“保衛戰”。
《金台觀察》專欄是由人民網財經研究院的研究團隊及外部專家聯合撰寫的短篇評論,提供具有洞察力的關於中國經濟、商業趨勢的解析。投稿或有關於文章的任何意見請聯系cy#(換成@)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