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

全國人均擁有銀行卡3.11張 卡多存風險?

曹曉陽

2014年02月26日13:32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你的錢包有多少張銀行卡?

  全國人均擁有信用卡0.29張 超一成網民擁有四張及以上信用卡

  近日,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末,全國人均擁有銀行卡3.11張,其中信用卡0.29張。如果這一數據放大到以年輕人為主的網民群體,人均持有信用卡數達到1.72張。

  各種銀行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佔據著我們錢包的角落,有人調侃,或許你的錢包裡沒有幾張百元大鈔,但是絕對少不了幾張擠在各個角落的卡片。在享受各種銀行卡給我們帶來便捷生活的同時,我們極少關注成為“負翁”的風險。

  文、表/記者曹曉陽

  網民人均持有信用卡數達到1.72張

  近日,央行公布的《2013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年末,全國累計發行銀行卡42.14億張,人均擁有銀行卡3.11張,其中,信用卡人均擁有0.29張。

  與此同時,根據艾瑞咨詢最新發布的調研報告,截至2013年10月,中國82.0%的網民擁有至少一張信用卡,77.7%的網民正在使用信用卡,平均每位網民正在使用1.72張信用卡。同時擁有四張信用卡及以上的用戶佔到了14%。由此我們可以發現,雖然全國人均0.29張信用卡不高,但是在以年輕人為主體的網民群體中,信用卡顯然已經成為了一個“標配”。

  在廣州已工作5年的何先生,僅銀行卡就有10多張:“這張是現在的工資卡,這張是上份工作的工資卡,這張是房貸卡,這兩張是前兩年在北京工作時辦的銀行卡,現在都沒用過,因為銷卡麻煩就一直放著。這張是大學時為買東西方便辦的信用卡,后來看到××銀行辦信用卡可抽大獎,就又辦了一張……”

  對此,何先生也顯得十分無奈。多個銀行卡賬戶,不僅使自己的資金分散、不便於管理,而且不同銀行的信用卡還款期不同,有時還了這張忘了那張,在不經意間容易留下不良信用記錄。“最慘的是,很多銀行都開始對銀行卡收年費,那些隻有幾十塊、幾百塊錢的銀行卡,躺著不動卻在花錢。”

  卡的數量太多,除了不便於管理之外,還存在較大風險。不少卡片都與個人信息綁定,如有遺失,很有可能造成個人信息外泄、資金被盜等麻煩。

  此外,辦卡容易銷卡難,注銷銀行卡通常要到開戶銀行辦理,如果銀行卡遺失或是忘記密碼還要憑身份証等材料先挂失,很多人為了避免麻煩,往往對很少使用近乎閑置的睡眠借記卡不予理會。

  一線城市近一成持卡人每天都刷卡

  據《2012年中國支付體系發展報告》顯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個人持卡消費額佔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比重已達30%以上。

  由部分銀行和媒體發起的《中國城市居民信用卡使用習慣調查白皮書》中提到,在一線城市信用卡消費者中有69%用戶每周最少使用信用卡一次,其中8%用戶幾乎每天都用信用卡。

  此外,數據還顯示,市民的信用卡消費情況與其收入情況有明顯的挂鉤,收入越高的人群對於信用卡的使用更加頻繁、刷卡月均消費金額也越大。其中,年收入15萬元以上的高收入用戶月均刷卡金額達到7757元,遠高於年收入5萬~15萬元中等收入的刷卡金額3874元和年收入5萬元以下低收入的月均刷卡金額2424元。

  銀行人士:三張卡可基本解決生活需求

  生活中花樣百出的銀行卡,實則是花樣百出的誘惑。有時,我們可能為了某一個積分活動,盲目添置幾件注定要被閑置的物品﹔為了享受年卡“優惠”,在一腔熱血中高估自己使用年卡的頻率﹔看到“雙十一”的促銷活動,信用卡無節制地拼命刷著,直到下個還款日才傻了眼……

  隨著網上支付、手機支付、移動支付等支付方式的飛速發展,“付錢”變成了一個越來越簡單、隨手可實現的動作。《2013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2013年,全國共發生電子支付業務257.83億筆,金額1075.16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7.40%和29.46%。這其中,網上支付業務236.74億筆,金額1060.78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06%和28.89%。

  有了便捷的支付方式,又有了信用消費、超前消費概念的深入人心,如今,“月光族”已算不上什麼,“月欠族”已然興起(指沒到月底就把錢全花光並透支消費的一個族群)。他們更加放心大膽用著“明天的錢”。曾有調查顯示,有57%的年輕人表示“敢用明天的錢”,48%的人不為自己成為“負翁”擔憂,他們熱衷信用卡。當然,他們的壞賬比率也尤其高。

  《2013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中有這樣一組數據:截至2013年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251.92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05.34億元,增長71.86%﹔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佔期末應償信貸總額的1.37%,佔比較上年末上升0.08個百分點。其實,人均信用卡數的提升,對於按時還款,也造成了一定影響。

  目前,大多數人辦卡都是為了存取現金、轉賬、消費和投資理財等使用,因此,我們隻要清楚自己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卡,就可以確定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銀行卡。銀行業內人士表示,一般情況下,擁有三張卡即可滿足日常的支付需求,即一張儲蓄卡、兩張信用卡,其中一張信用卡與儲蓄卡屬同一發卡銀行更好。

  記者觀察:移動支付能否為錢包減負?

  分期付款、信用卡透支,看似瀟洒的超前消費,是否真的那麼光鮮亮麗呢?

  據媒體報道,截至2007年,在台灣地區1100萬人口中,約有70萬“卡奴”,即每百名經濟人口中就有6個人是卡奴。平均每個月有40000人因刷卡過度成為破產者,有40個卡奴因身陷重債而自殺。甚至有媒體稱,信用卡已經與毒品、槍支並列為台灣的“三大害”。另有一項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我國高達98.09%背有房貸的人,心理上會產生焦慮情緒。

  原來,最可怕的不是卡片越來越多,而是這些卡片帶來的刺激消費。當盲目代替理智,當消費快感超越承受范圍,我們就將從持卡人變為卡的奴隸。所謂“卡”,不上不下,著實難受!

  當一張卡能夠實現的功能越來越齊全,當移動支付逐漸將卡“裝進”手機,那麼有一天我們將不必為實現各種目的而被迫辦理多張卡,也許我們僅需要一張卡,甚至不需要卡,就能實現所有想要的功能。到那個時候,雞肋卡的數量終將減少,錢包得以減負,然而,我們心中的“卡”呢?是否會隨著支付方式越來越便捷,而變得越來越“卡”?

(責編:劉然、夏曉倫)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說財經|人民電視

  • 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
  • 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
  • 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