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

微信免費打電話系噱頭 國內網絡電話仍處灰色地帶

薛鬆

2014年03月25日08:10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微信免費打電話系噱頭 國內網絡電話仍處灰色地帶

  日前,一款免費通話工具在微信平台上推廣,並打出了“微信打電話”的噱頭,引起了不少用戶的關注和疑惑,記者隨后調查了解到,這種免費工具其實是一種網絡電話,盡管價格便宜,但十多年來其合法性一直未被監管部門所承認。騰訊公司昨日表示,該通話渠道的合法性暫時無法核實,建議廣大用戶在使用微信的過程中應注意保護個人信息安全。

  在微信上,記者看到了該免費通話工具的介紹,開通隻需要簡單3步就行了:關注公眾號、注冊和撥打電話。

  記者隨后嘗試了一下,這種工具確實不用任何流量,也不需要通話費,隻要手機是單向收費接聽免費的就可以。

  記者體驗:

  注冊后隻免費10分鐘

  但記者調查發現,這種免費通話工具也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好,一方面,注冊成功后隻給了10分鐘免費國內通話時間,如果想繼續使用或撥打國際電話,用戶則需要充值。另一方面,操作仍顯得繁瑣。記者撥出電話后,會收到一個打來的未知電話,這個是系統打過來的電話,原理是將打電話變成了被叫,所以才免費和免流量。

  廣州一位運營商人士告訴記者,這種網絡電話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雖然價格便宜,但其通話質量偏差,所謂“一分錢一分貨”。他還介紹,現在市面上的網絡電話主要有直撥和回撥兩種,大多數網絡電話隻能回撥。因為隻接通一方,則按實際接通方的通話時長扣除,因為接聽免費,所以相當於打免費電話。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該工具宣稱有來電號碼顯示,但記者發現,有時撥號碼過去時,對方手機顯示的仍是“私人號碼”,這種電話對方多半都不會接聽,害怕是詐騙吸費電話。

  騰訊回應:

  合法性暫時無法核實

  記者隨后也採訪了騰訊公司,該公司人士表示,這種免費工具與微信無關,其所宣傳的“打電話”功能、通話過程以及通話渠道都不在微信平台上發生,只是利用了微信公眾平台發送消息的渠道功能,而通過短信、微博、郵件等渠道也都可以實現這樣的發送功能。

  對於這種免費工具的合法性,該人士表示“尚無法下結論”,根據《微信公眾平台服務協議》的規定,微信平台明確禁止違法行為的發生,若這種“打電話”操作違反了國家法律規定,則微信平台將會根據相關規定嚴格處理,但是目前對通話渠道的合法性暫時無法核實。

  對此,騰訊向用戶提示了類似網絡電話的風險,“我們建議廣大用戶在使用微信的過程中應注意保護個人信息安全,請勿隨便向他人分享個人隱私信息,也不要在不信任的第三方平台上輸入自己的賬號和密碼,以免造成個人信息泄漏和損失。”

  記者還採訪了該免費工具的客服人員,對方表示,該公司研發的軟件產品是合法的,與電信運營企業沒有關系,與騰訊也沒有關系。

  業內觀點:

  對網絡電話解禁

  可促運營商轉型

  有專家介紹說,網絡電話是一種“流量”通信,即借助於手機電話軟件客戶端,用戶可以將手機的上網流量直接轉化和兌現成可通話的語音,而且異地通話還可以避開移動漫游通話費。特別是對於那些需要經常打國際長途的人,或者分居兩地的家庭來說,網絡電話還是很受歡迎的,因為這樣更劃算,平均每分鐘的費用隻有幾分錢,僅為傳統國際電話的幾十分之一。

  目前,工信部對於網絡電話並沒有明確的解禁說法,也使得網絡電話一直處於名不正言不順的尷尬地位。不過,一家網絡通信公司人士說,這種監管起源於在以語音業務為主的2G時代,需要對電信運營商的傳統語音業務予以行業保護,以避免國有資產貶值。

  他認為,現在4G都已經來臨,傳統語音通話的地位大受沖擊,對網絡電話的解禁宜早不宜遲,解禁越早越能加快推動電信運營商探索數據業務以及流量經營。文/記者薛鬆

 

(責編:郝帥、夏曉倫)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說財經|人民電視

  • 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
  • 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
  • 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