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火熱的影子銀行等非信貸融資,近期出現了逐漸“退燒”的跡象。
根據央行最新統計結果,7月份全社會融資規模降至8088億元,比6月份降低2287億元,創出20個月來最低水平。其中,新增人民幣貸款近7000億元,佔比達到87%,而影子銀行等非信貸融資僅有1000多億元,較以往大幅減少。
近兩年來,包括影子銀行在內的非信貸融資出現快速增長,數據顯示,去年非信貸融資佔社會融資總量之比達52%,今年第一季度更是達到54%的歷史高點,這意味著非信貸融資已超過銀行貸款,成為企業最主要的融資渠道。不過這一比例在今年上半年降至50%,在今年7月份更是降至13%,非信貸融資等影子銀行“退燒”現象十分明顯。
分析人士認為,監管層對理財產品、影子銀行、地方融資平台的治理,金融機構對自身逐漸強化的風險管控,以及企業對非信貸融資需求量的減少,共同導致了當前非信貸融資的縮量現象。
“今年以來監管層對影子銀行和地方融資平台等領域的治理,造成了當前非信貸融資的放緩。”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認為。
非信貸融資中,未貼現銀行承諾匯票是影子銀行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度出現的票據空轉,引發了社會上關於實體經濟“失血”的討論。在監管層的強化管理下,7月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繼6月份收縮2636億元后再度收縮1783億元,而信托和委托貸款增量分別比上月下降63億元和88億元。
而在銀監會相關規定的作用下,作為非信貸融資的重要資金來源,理財產品近幾個月發行數量也明顯減少。
居民住戶存款的階段性變化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理財資金的縮量現象。過去兩年理財產品的大量發行曾導致個人存款出現季初大量減少和季末大量增加的季節性特征。7月份我國住戶存款雖然繼續減少,但減少金額不到4000億元,較去年和前年同期的5577億元和6102億元的減少量明顯縮窄。
此外,金融機構風險管控也約束了非信貸融資的發展。興業証券的分析報告認為,7月新增未貼現票據、企業債淨融資、信托貸款、委托貸款四項加總組成的非信貸類融資余額增速由6月末的42.2%放緩至39.8%,6月底的錢荒已經悄然改變商業銀行的行為模式,風險控制、降低配置資產周期將取代上半年加杠杆注重盈利的經營策略。
“一方面,由於監管層的嚴格規制,使得非信貸融資所能提供的資金明顯減少﹔另一方面,企業對高利率融資項目的接受程度也在降低,社會上依靠影子銀行進行融資的資金需求明顯減少。”在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看來,供給和需求兩方面因素共同決定了當前影子銀行等非信貸融資縮量現象。
7月份非信貸融資退燒是否會成為周期性拐點尚有待觀察,但分析人士認為,在監管部門的管控下,近年來表外融資大規模增長的勢頭將被終止。
“前期迅猛發展的影子銀行等非信貸融資,將出現階段性回潮趨勢。”郭田勇判斷。
而影子銀行的“退燒”是否會引發相關投資領域的資金“斷流”,已成為當前市場非常關心的問題。
“在前4個月社會融資規模中,接近七成資金流入到了地方融資平台和房地產投資項目中,如果表外融資不斷縮量,一些項目的資金流必然受到影響。”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師鄂永健認為。
“非信貸融資的階段性回潮,或將帶來影子銀行剛性兌付等風險問題,我國銀行體系不會爆發系統性風險,但不排除發生個體性風險的可能。”郭田勇說。(王宇 王培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