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名打工者调查: 60.2%受访者期待未来十年成为新市民【4】--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万名打工者调查: 60.2%受访者期待未来十年成为新市民【4】

2012年11月08日08:18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河南打工小伙马辉在乌鲁木齐一间200多平方米的地下室里,自办“打工者书屋”,专门为打工者提供租书、看书服务。调查显示,60.2%的打工者期待在未来十年成为城市的新市民,12.4%的人不期待,27.3%的人表示“一般”或“不好说”。

  65.3%的打工者对自己未来十年的生活有信心

  近几年,如果出现老板跑路欠薪,佛山政府会垫付打工者的工资,这让杨正彬感到踏实。他希望政府能多出台这样的政策,并且真正落实到打工者身上,这样他才能安心在城市打工。

  城市要创造怎样的环境才能让新生代打工者留下来?调查中,排名前三的分别为:放宽享受保障性住房的条件(73.9%),解决子女上学问题(66.1%),完善养老、生育等社保制度(65.5%)。

  接下来依次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63.9%),同工同酬(60.1%),实现医保转移接续(54.0%),消除歧视观念(54.0%),参与社会活动(48.8%),在工作城市参与选举(41.2%),降低文化活动消费(40.6%),放宽落户政策(25.7%)。

  “我国正在迎来刘易斯拐点,劳动力供过于求的格局会转变成供不应求。”叶裕民非常看好未来十年新生代打工者融入城市,“因为中国别无选择。如果城市十年后还排斥新生代打工者,人们的创造力和消费力不能同步提升,必定面临巨大的社会失调和矛盾。”她认为,所有城市都要有推动打工者市民化的规划,为他们营造上升通道,这是中国未来成功与否的决定性要素。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张翼建议,首先,废除以户籍配置社会公共资源的制度框架,以实有人口安排均等化服务;其次,落实农民工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实行住在哪里就在哪里实现选举权的制度;第三,打通社会保障制度的壁垒,使农村社会保险与城市社会保险无缝连接;第四,缩小城乡差距、中小城市与大城市的发展差距,解决大城市人口集聚的问题。

  全国青联常委、更香茶叶集团董事长俞学文认为,与新生代农民工接触最多的是企业,工资由企业拨付、成长由企业提供晋升渠道、权益由企业提供基础保障。所以,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企业应该承担起责任。

  “新生代打工者自身的勤奋努力也很重要。”俞学文提醒,新生代打工者想留在城市,需要努力提高综合素质,职业道路才会更宽广。新生代打工者也要学习父辈的吃苦耐劳精神,不要盲目攀比,因为“天上不可能掉馅饼”,只有不断学习进步,才有可能留在城市。

  调查显示,65.3%的人对自己未来十年的生活有信心,12.0%的人没信心,22.8%的人感觉“一般”或“不好说”。

(责任编辑:薛白、乔雪峰)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