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成本探秘;男生恋爱消费高于女生【3】--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财经频道滚动新闻

恋爱成本探秘;男生恋爱消费高于女生【3】

2012年12月02日07:36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深圳大学生把钱花在“另一半”上越来越给力,恋爱消费成为学生开支的重头

  A、兼职老手搏命赚恋爱本钱

  深圳大学的小洪说,学校有个荔园晨风BBS,里面总是有各种兼职信息,有招家教的,有招短工的。他说,每年深圳都有各种大、小展会,总会招聘礼仪、司仪等工作,基本上每天能有500-1000元报酬,而他就是展会兼职的“老手”。

  小洪,一个1.80米高的阳光男生,今年大二,和女朋友在一起半年了,利用他自身的相貌优势,经常跻身各种展会做模特、司仪。他说,因为父母给的零花钱不多,每月也就1500元。“谈恋爱以来,花的钱就多了,要和女朋友一起吃饭,还要给她在生日、纪念日制造浪漫,平日还会买些东西给她,所以要自己挣钱才够花啊。”

  除了小洪,记者发现,深圳高校的不少学生都有各种赚钱的办法。“KTV费、电话费、香烟、零食和恋爱费用后所剩无几了。”深职院的小韩告诉记者,像中国移动,每年都会在校园里招聘做兼职的学生,在各营业厅里做工作人员,上班时间按照小时计算,每月做的多也能有上千元的兼职费,“用来补贴自己的零花钱。”

  B、父母赞助扶持恋爱花费

  不少学生如今的“社交成本”日益增高,在采访中,有学生说,自己的家长除了承担必要生活开销外,甚至连“恋爱费”也会另外列入预算。

  说起这个“额外赞助”,连小乔自己都哭笑不得,他告诉记者,父母承诺,他恋爱后可以每月多给500元-800元不等的“生活补助”。并不是只有小乔才有这样的“皇帝待遇”,采访中,共有4名男生都有这样的经历。“父母都很开明的,而且觉得男孩子身上就应该多花点钱,如果拍拖了,就更不能掉价了。”小乔说,他自己的女朋友父母也见过,父母很认同,所以,每个月都会很大方地多给他一些生活费。

  负担:恋爱花费如何分担

  大学生们的恋爱观和消费观各异,加之家庭经济条件不同,导致他们的消费程度也大相径庭。记者调查发现,大学生恋爱经费大致分为三类:调控的理智派、AA派、阔绰派。

  A、理性计划派

  张强(化名),深职院,大三,拍拖两年半

  张强告诉记者,他家在广西,深圳的消费比广西高太多了,但是少男少女的总是会碰撞出火花,他也坠入爱河近三年了,这些年来,自己省吃俭用的原因,都是因为和女朋友在一起,每月总会有看电影、吃饭、购物的费用。“我们打电话都是集群网,每个月就是5元钱,平时看电影,也是会在网上团购,现在吃饭也会团购。”但是张强说,他从来不会跟父母多要一分钱,每个月就是1000元生活费,用完了,自己就去找兼职做。

  B、平等AA派

  陈轩(化名),信息学院,大一,拍拖两个月

  陈轩是个很漂亮的女孩,那天见到她时,她正和自己的男朋友在书城买书。轩认为现在时代变了,女生也可以付钱的。“我不想总是叫男朋友买单,一是不好意思,大家都没有赚钱,二来,我觉得自己可以分担也愿意一起承担。”她说,他们一起吃饭或外出聚餐基本上都会“AA制”。

  C:阔绰富豪派

  刘柄(化名),深大,大四,拍拖三年

  iPhone、iPad,只要是苹果出了新产品,作为果粉的刘柄总是抢先购买,也会给自己的女朋友同样赠送一份,刘柄说,除了父母会给生活费外,他自己也在学校附近和同学一起开了小吃店,“每个月至少有1000元的分红和利润吧。”刘柄笑笑说。

  刘柄说,拍拖都是他给钱,平时会带女朋友到高级的餐厅吃饭,也会固定每个学期带女朋友出去玩。“我们去过迪拜,去过欧洲,去过日本,去过泰国。”他告诉记者,他上个月给女朋友买了一条项链和手链都花了近一万元。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