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简报
第38 期(总第134 期)
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办公室
20 11 年12 月25 日
湖南省推动“三基地、一枢纽”建设促进重点地区发展
今年以来,湖南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各项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三基地、一枢纽”建设,全省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1 一9 月,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625 亿元,同比增长12 . 9 % ;固定资产投资7738 亿元,增长29 . 8 %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46 亿元,增长17 . 7 % ;进出口总额140 亿美元,增长35 . 8 %。湖南省主要开展了六个方面的工作: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认真落实中央1 号文件和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努力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早稻播种面积实收2640 万亩,比去年增加91 万亩,是全国唯一增加省份,预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796 . 2 万亩,比上年增加100 . 3 万亩,粮食总产预计比上年增加10 亿斤以上,有望实现“八连增”目标。1 一9 月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完成销售收入约2976 亿元,同比增长26 . 1 % ,实现利润109 亿元,同比增长15 . 9 % ; 312 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813 亿元,增长26 % ,占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总销售收入的60 . 9 %。农林水事务支出210 . 23 亿元,增长48 . 8 % ,占全省财政支出的比重为9 . 9 % ,同比提高0 . 9 个百分点。其中,水利支出72 . 82 亿元,增长1 . 84 倍;林业支出19 . 68 亿元,增长68 . 7 %。与此同时,农、林、牧、渔业贷款增长29 . 4 %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 . 6 %。 二、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今年以来,湖南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稳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取得明显成效。前三季度,全省规模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7494 . 7 亿元,同比增长40 . 5 % ; 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836 . 7 亿元,增长42 . 8 % ;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814 亿元,同比增长32 % ,实现销售收入6067 亿元,同比增长39 %。主导产业稳步增长。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两大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770 亿元和545 亿元,增长42 %和20 % ,两大产业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73 % ;电子信息和新能源产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和69 亿元,同比增长50 %和40 % , 生物、节能环保产业增速保持在30 %左右。主要园区势头较好。园区成为招商引资和推动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1 一9 月,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新批项目119 个,同比增长1 1 . 21 % ;实际利用外资12 . 89 亿美元,同比增长25 . 2 % ,占全省总额的28 . 0 % ,较去年增加3 . 5 个百分点。台湾鸿海精密、美国江森自控和花旗集团、日本电装和丰田汽车、加拿大玛格纳、德国巴斯夫和大众汽车等8 家世界500 强企业新进入园。重点企业带动强劲。1 一9 月,中联重科在履带式起重机械、塔机、环卫机械等领域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各项业务整体增长57 % ,产值近600 亿元;红太阳光电拓展欧洲光伏并网发电市场,完成产值25 . 2 亿元;晨通科技、相投金天、科力远国家储能材料工程中心快速推进;蓝思科技完成投资20 亿元,今年产值有望达100 亿元。
三、强化能源资源要素保障
今年以来,湖南省能源资源消费需求持续增长,通过强化措施,外调内增,确保了生产要素供给平衡。能源保障能力加强。1 一9 月,全省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生产约为5500 万吨;全省电力装机规模为3016 万千瓦,发电量为894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 . 6 % ,省外输入电量107 . 6 亿千瓦,同比下降2 . 1 %。原材料基础供给有力。1 一9 月,全省冶金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45 亿元,同比增长41 . 8 ;十种有色金属产量195 . 5 万吨,同比增长4 . 88 % ,工业总产值1967 名亿元,同比增长45 . 79 % ;石化行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867 亿元,同比增长46 . 43 %。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大唐华银城步南山风电第一期工程投产发电,装机容量为4 . 95 万千瓦,年发电量8988 . 6 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2 . 64 万吨;潭娄邵天然气管道开工建设,全长213 公里,设计输气量4 . 83 亿立方米/年,建成投产后将惠及沿线1300 万群众。 四、构建现代交通综合运输体系 以公路、铁路、航空为重点,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前三季度,全省综合交通项目共完成投资684 . 6 亿元,同比增长10 . 2 %。高速公路在建项目47 个,共3925 公里,完成投资4083 亿元;国省干线公路改造新开工346 公里,在建里程共3782 公里,完成投资68 . 5 亿元,预计年内建成通车1706 公里;农村公路在建9580 公里,完成投资34 . 2 亿元。在建国铁、城际铁路、地铁项目9 个,共1425 公里,湘桂复线、衡茶吉、石长复线、娄邵扩能改造、杭长、长昆客运专线6 个国铁项目完成投资115 . 9 亿元;长株潭城际铁路完成投资7 . 8 亿元;长沙轨道交通1 、2 号线完成投资19 . 4 亿元。民航业共完成投资14 . 5 亿元。其中,黄花机场完成投资12 . 7 亿元,TZ 航站楼于7 月正式投入使用。水运在建项目共21 个,完成投资11亿元,是去年同期的1 . 57 倍。其中,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完成投资7 . 5 亿元,累计完成21 . 1 亿元。 五、加快重点地区发展 推动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支持衡阳来阳市、娄底冷水江市和郴州资兴市资源枯竭城市发展,三市累计获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14 . 83 亿元,4 个项目入选资源型城市吸纳就业、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和资源型城市多元化产业体系培育项目,获项目资金3364 万元。衡阳常宁市、娄底涟源市被国家批准为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支持老工业基地振兴。编制完成《 湖南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研究报告》 ,并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承办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编制座谈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及吉林、湖南、安徽、陕西、甘肃5 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出台《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园区体系建设的意见》 (湘政发[2011]25 号),将县市区自办工业集中区纳入全省产业园区建设体系,对符合条件的给予政策扶持。继续深化“省直管县”改革,以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建设、武陵山集中连片扶贫开发、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主题,实施“3 + 5 ”城市群、大湘西、湘南三大板块区域发展战略,扶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醋陵市位列中部百强县(市)前10 名。 六、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努力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指数,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化和均等化。民生支出大幅增加。前三季度,全省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事务、医疗卫生、教育、住房保障等民生支出1074 . 79 亿元,增长44 . 1 % ,同比加快26 . 7 个百分点;占全省财政支出的比重为50 . 7 % ,同比提高3 . 1 个百分点。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952 元,增长12 . 9 % ,同比提高3 . 9 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影响实际增长6 . 7 %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355 元,增长20 . 6 % ,同比提高8 . 8 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影响实际增长13 . 7 %。民生建设加速推进。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2 . 19 万人,农村新增劳动力转移就业72 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52 . 8 万人,居民医保门诊统筹的县市区达122 个,超过年度目标任务67 . 1 个百分点。统筹地区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平均补偿率71 % ,同比提高23 . 7 个百分点。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40 万套,开工率达到92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4 . 9 % ,同比提高10 . 1 个百分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