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大事记(一)【22】--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中部崛起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大事记(一)【22】

2013年05月17日08:36        手机看新闻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简报

第16 期(总第151 期)

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办公室

2012 年3 月17 日

环保部大力推进中部地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2011年,环保部统筹中部地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扎实推进总量控制、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积极防范环境风险,大力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和水平,环保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一是深化环评管理,促进中部地区发展方式转变。充分发挥战略环评和规划环评在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印发《 关于促进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重点产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 ,受理并审查《 山西晋东煤炭基地武厦矿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 都阳湖区综合治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等5 项规划环评。坚持服务与把关并重,审批56 个重大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对“两高一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设置“高压线”,同时通过严格把关,提高新建项目治理水平,加大老企业治理力度。二是狠抓污染减排,推动中部地区环境质量改善。对中部地区开展了“十一五”污染减排核查和考核工作,中部六省在经济增速和能源消费总量超预期的情况下,均超额完成了减排任务,国务院对成绩突出的河南省人民政府予以通报表扬。组织开展了2011年上半年减排核查,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和督促,指导编制“十二五”减排规划,及时调整减排项目清单,合理确定减排目标。三是深化污染治理,遏制重金属等突出环境问题。大力推进长江、黄河、淮河、巢湖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开展“十一五”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情况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水污染防治资金分配重要因素。积极推进重点城市群大气污染防治,将武汉及其周边、长株潭城市群、山西中北部城市群纳入《 “十二五”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 的重点区域。把瓦埠湖、梁子湖纳入首批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范围,安排中央财政资金2 . 4 亿元。支持5 个危险废弃物医疗废弃物处置设施建设,安排中央财政资金2 . 8 亿元。深入推进重金属污染防治,把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纳入重点省份予以支持,并安排专项治理资金8.2 亿元。指导中部地区开展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四是加强生态保护,切实提高农村环境保护水平。支持中部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新建安徽清凉峰等4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审查通过5 个保护区晋升和1 个保护区功能区调整,重点支持13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下达中央财政资金3015 万元。积极推进中部地区生态补偿试点,系统设计或评估东江、新安江、九龙江流域生态补偿,推广山西生态恢复保证金、可持续发展基金等经验。支持中部地区有机产业发展,审查批准河南、安徽、江西等省21 个有机产品基地。深化“以奖促治”政策,支持中部地区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其中河南、湖北、安徽、湖南被纳入连片整治示范省,下达中央财政资金11 . 78 亿元,评定了106 个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和56 个国家级生态村。五是加大执法力度,维护环境权益和环境安全。指导中部地区开展了以铅蓄电池行业排查整治为重点的重金属污染排查整治,加大了火电、城市污水处理厂等污染减排重点行业监管力度,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开展化学品环境管理专项检查,组织增塑剂生产企业专项检查等。六是强化能力建设,全面提升环境管理能力。加大科研支持力度,设立环境光学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合肥)等两个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设立科研项目5 项,下达科研经费1 700 万元。开展环境监测管理和技术培训,在长沙、南昌、洛阳、武汉等地先后举办了6 期培训班,中部地区共有1100 余人次参加。把中部地区作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支持重点,下达中央财政资金4 . 2 亿元,为中部六省增配高性能应急监测车各2 台,支持35 个县、11个市开展监测站达标建设,93 个县(市、区)建设监测执法业务用房,所有县区级检查基本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摘编自环保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 011 年工作进,展情况和2012 年工作安排)

(责编:值班编辑、李昉)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