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經營業績出現小幅拐點﹔公告成立電子商務公司
來源:海通証券
公司8月28日發布2013半年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1.18億元,同比增長29.93%﹔利潤總額1.36億元,同比下降25.37%﹔歸屬淨利潤3691萬元,同比下降59.52%,扣非淨利潤3605萬元,同比增長28.35%。2013上半年公司攤薄每股收益0.022元,淨資產收益率 0.8%﹔每股經營性現金流0.02元。
公司同時公告:由下屬兩家全資子公司--深圳前海農產品交易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海吉星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分別出資3800萬元和200萬元(分佔95 %和5%股權),投資成立深圳市農產品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開拓公司旗下農產品批發市場經營戶線上、線下發展渠道,打造聯接農產品交易批發商與中下游零售商和終端消費者的網上交易平台。
簡評和投資建議。
公司2013上半年收入增長29.93%,其中農批市場收入增長44.43%。從利潤構成來看,公司上半年歸屬淨利潤為3691萬元,同比下降 59.92%,主要由於:(1)上海農批市場發生火災確認經濟損失約2700萬元﹔(2)深圳農牧公司比2012年同期增加虧損額2686萬元,公司正在積極推動農牧公司分立工作﹔(3)公司2012年一季度轉讓青島青聯33.98%股權實現稅前收益1288萬元,拉高基數。但剔除上述非經常因素影響,公司上半年扣非淨利潤為3605萬元,淨利已主要由主業貢獻(這其中也存在商鋪銷售的業績貢獻),且由於收入較快增長,毛利率同比提升3個百分點及費用率下降5.3個百分點,扣非淨利潤增長28.35%,經營業績出現小幅拐點,雖淨利潤額仍較小,但趨勢的持續性值得期待。
我們此處進一步闡述對農產品公司價值判斷:(1)戰略升級,平台型公司架構已經形成。2007年以來,公司先后推行“歸核化”(剝離非核心的虧損資產)、 “網絡化”(加速布局實體市場並推進電子結算,打造統一的后天體系)戰略,最終搭建完成“虛實結合、輕重平衡”的農產品交易大平台,戰略第次升級,尤其是 2012年底成立的深圳前海農產品交易所有限公司,為公司未來盈利成長孕育了巨大空間。這使得公司在巨量交易額流轉情況下,其盈利不僅來源於交易本身,更因交易平台上沉澱有大量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從而孵化出各類潛力巨大的衍生業務。
(2)物業價值大,並有望形成持續出售部分商鋪兌現盈利,實體市場投入產出將趨向平衡。公司現在全國14個城市運營17家實體市場(另有7個在建或籌備開業市場),擁有自有土地面積已達492萬平米,權益自有土地為358萬平米,其中權益商業用地為108萬平米。按公司當前118億元市值計算,對應每平米土地價值為3289元。未來而言,公司將會更加考慮實體市場的投入產出的期限配比,將在投建一個新市場的初期和中期(如二期市場)時,將非核心交易區域商鋪長租,一次性回收投資,另外開發沿街商鋪用於出售,將可較快回籠資金。比如公司近兩年開發的平湖市場、南昌市場二期、蚌埠市場一期等均有類似操作,考慮到公司仍有較多即將開業和在建市場,計算公司的物業價值有較大參考意義。
(3)公司當前有價值,未來有潛力,但短期依然無法回避主業無業績的尷尬。2007年以來,由於剝離處理虧損的非核心業務,資本開支加大(集中開拓市場) 等,公司扣非淨利率一直在0附近,其中2008-2010以及2012年的扣非淨利潤均為負值。扣非ROE也呈現趨勢性下降,並自2004年以來持續徘徊在0上下,淨利潤及其增長更多依賴非經常損益,從而也有明顯的波動。
我們判斷公司主業業績在2013-14年能否顯著增長仍有不確定性(主要由於新市場培育和總部費用控制),能夠支撐業績有較好表現甚至超預期表現依然是非經常損益(包括部分市場的商鋪處置等)。預測2013-2014年EPS為0.11元和0.14元,其中預計2013年主業盈虧平衡,2014年主業盈利 0.03元。按當前6.93元的股價,對應2013年總體業績的PE已達64倍,但對應2.84元的每股淨資產,PB為2.44倍。
(4)投資建議。公司可能更適合看重資產價值和長期成長潛力的前瞻性投資者參與,並需更多時間去等待收獲。而中短期投資者則需跟蹤催化事件因素(如交易所經營業務進展等),把握波動性收益機會,其中或許需要忍受不利業績的干擾。我們按公司2013年中期賬面淨資產,給予3倍目標PB估值,長期目標價8.5 元,維持“增持”評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