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股票頻道

新年看股市:2014年強勢收官 2015年讓人期待

本報記者 許志峰

2015年01月05日03:5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新年看股市(熱點聚焦)

  制圖:蔡華偉

  張華繪

  回首2014:否極泰來

  關鍵詞1 成交天量

  對於多數投資者而言,2014年A股市場的表現可以用“超預期”來形容。

  上半年,上証綜指一直圍繞2000點整數關口苦苦掙扎。當年1月,上証綜指即跌破2000點,此后的3月、4月,指數又多次探到2000點之下。市場中一片愁雲慘淡。

  5月到6月間,指數依然波瀾不驚。此時,市場情緒仍處於悲觀中,即使是最堅定的多頭券商,也隻敢喊出“400點的大反彈”。然而,這兩個月連續小幅上漲,似乎已開始孕育峰回路轉的希望。7月,滬綜指153點的漲幅,讓市場信心大振。隨后指數越走越強,連續8個月上漲。至12月31日,上証綜指報收於3234.68點,全年上漲1118.7點,漲幅近53%。

  與指數的強勁相比,2014年A股成交金額屢放天量,更為引人關注。12月5日,上証綜指在逼近3000點時出現巨幅振蕩,當天指數振幅近6%,兩市成交金額突破1萬億元,創歷史天量,每秒鐘的平均成交近億元。然而,這一紀錄很快就被打破,12月9日兩市單日成交金額突破1.2萬億元,成為全年的成交量高點。

  天量成交從何而來?增量資金的進場是重要因素。近一年來,房地產、大宗商品、銀行理財等渠道的投資機會明顯減少,恰在此時,股市出現賺錢效應,迅速點燃市場熱情。中國結算公司的數據顯示,自2014年國慶節后,証券市場開戶量激增,單日開戶峰值最高達到23.7萬戶。

  光大証券首席分析師滕印認為,短時期內成交量大幅增長,一方面體現投資者的熱情,另一方面也反映出A股市場的不成熟。在仍實行“T+1”的情況下,交易量就如此之高,表明市場投機性還是比較強,短期炒作較為普遍。

  關鍵詞2 融資交易

  成交量迅速放大,融資交易的膨脹也功不可沒。

  融資融券並不是新事物。早在2010年3月,A股市場就推出了這項創新業務。然而,在下跌市道下,融資交易並未受到太多關注。直到2013年的1月,兩市融資余額才突破1000億元。

  進入2014年,融資交易進入爆發期。年初,融資余額約為3300億元,至11月3日,融資余額首次突破7000億元,11月26日達8000億元,12月8日達9000億元,12月19日突破1萬億元,上升的步伐越來越快。

  融資交易在2014年之所以加速增長,與其自身業務范圍的不斷擴張有關。當年9月22日,融資融券標的証券范圍第四次擴大。擴圍后,標的股票總數佔到A股上市公司數量的1/3,流通市值覆蓋A股總流通市值的80%。

  然而,更為關鍵的因素是放大杠杆的暴利效應。在持續的上升行情中,通過融資交易,利潤得以成倍增長。尤其是此輪上漲的主力軍藍籌股,更成為融資客們的首選。

  對於券商而言,融資業務為其帶來新的生財之道,嘗到甜頭的券商紛紛准備“加碼”。去年12月29日,中信証券發布增發不超過15億股H股的公告,提到融資額約70%用於包括融資融券在內的資本中介業務。此前,海通証券發布的300億港元的增發計劃更是明確,約60%用於發展融資融券類業務。

  關鍵詞3 滿倉踏空

  去年12月29日,上証綜指上漲10.42點。盡管指數收漲,但兩市當天以紅盤報收的股票僅500余隻,而下跌的股票則有1700余隻。更為極端的“一九行情”是此前的12月22日。這一天,上証綜指漲約19點,兩市卻有近300隻股票跌停。

  兩極分化是這輪上漲的突出特點。尤其是11月以來,低價股強於中高價股、大盤股強於中小盤股的現象愈演愈烈。券商、銀行、保險、工程板塊的“旗杆”式上漲,讓持有者獲得了可觀超額收益,其他投資者則收益寥寥,甚至虧損。

  其實,結構性行情是已存在多年的現象。2013年創業板大漲,大盤股就幾乎沒有表現。隻不過,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小部分股票大漲的同時,其他股票卻在大跌,歷史上確實不多見。

  滕印分析,藍籌股之所以能在這波行情中“咸魚翻身”,與其市場屬性有關。藍籌股更適合作為融資交易標的,對指數的影響力也較大,便於進行股指期貨和現貨市場的聯動。此外,市場不斷上漲,帶動各類指數基金規模急速擴大,新增基金份額需要被動配置藍籌股,又會推動指數上漲,進一步抬高市場預期,形成了持續刺激藍籌股的正循環。

  展望2015:理性投資

  關鍵詞1 上漲動力

  進入2015年,當指數已站上3200點相對高位,藍籌股短期漲幅也已很大時,股市是否還有上升空間?進一步上漲的動力在哪兒?面對新一年的股市,投資者既充滿期待,也不免忐忑。

  宏源証券宏觀分析師孫海琳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繼續保持“積極財政+穩健貨幣”政策組合不變,貨幣政策更加注重鬆緊適度,2015年整個經濟基本面將呈現“增長弱勢、通脹低位”。近幾個月來,基建項目獲連續密集批復,這些項目投資預計多數在今年進行,將成為對沖地產投資增速下滑、保持經濟平穩開局的重要力量。預計2015年仍是基建大年。

  近年一直堅定看好股市和藍籌股的英大証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表示,雖然藍籌股已經上漲不少,但上証50指數的市盈率仍在10倍左右,可以繼續堅守。

  有市場觀點認為,以“一帶一路”為代表的“走出去”戰略,是藍籌股價值重估的主要邏輯。僅從國內來看,很多藍籌股身處傳統產業,產能過剩嚴重,但如果放眼國際市場,這些企業依然有發展空間。此外,正在加快推進的國企改革,對於以央企為代表的藍籌股也有持續正面效應。

  滕印表示,新股發行壓力不大,是2014年股市走牛的重要因素。從歷史上看,指數表現與擴容節奏高度相關。去年是新股發行“小年”,年中新股發行節奏的明確,穩定了市場預期。對於2015年來說,去年12月,監管部門已明確表示適時適度增加新股供給,表明今年新股發行量將會增加,這對市場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需要關注。

  “平穩運行、適度上漲的股市,有利於市場支持實體經濟功能的發揮。但如果熱度過高,引來各路熱錢競相涌入,反而會對實體經濟形成‘虹吸效應’。這一點需要引起重視。”滕印說。

  關鍵詞2 改革落地

  2015年的A股市場,新股發行注冊制改革無疑將是市場關注焦點之一。

  按照証監會2014年11月的公開表態,証監會已牽頭完成了注冊制改革方案初稿,並於11月底前上報國務院。12月下旬,証監會副主席庄心一表示,要以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為核心,推動修改完善証券法等市場基礎性法律制度,証券法修改是注冊制正式實施的前提。

  目前來看,已經形成共識的是,注冊制將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監管者關注信息披露質量,但不負責價值判斷,發行時機、價格也完全由發行人和中介機構根據市場情況決定。

  然而,投資者更關心的是,注冊制下新股發行節奏是不是完全放開?誰想發行就能發行?造假上市如何防范?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有待改革方案的明朗。

  往年,臨近年底時,在各種保殼方案的庇護下,ST板塊往往最為活躍。2014年底,ST股卻很是沉寂。這與當年11月實施的新退市制度不無關系。

  按照退市新規,觸發退市的情況不僅僅是業績,也包括“欺詐發行和重大信息披露違法情形”。這意味著非虧損的上市公司也有可能被退市。2014年12月以來,已有超過30家上市公司發布退市風險預警公告,尤其是上海家化等績優公司也發布了預警,讓人感覺到新退市制度的不同以往。新制度實施后的第一年,力度會有多大?哪些公司會退市?值得關注。

  關鍵詞3 風險防范

  在2014年的牛市背景下,幾樁“黑天鵝”事件格外醒目。

  12月中旬,成飛集成發布公告,終止重大資產重組事項。這隻此前因重組預期而從15元漲到72元的股票,復牌后連續跌停。此前,農業上市公司獐子島也因為冷水團事件產生巨虧而暴跌。

  “黑天鵝”年年有,但在融資交易盛行的今天,風險也被放大了。以成飛集成為例,其暴跌前的融資余額高達13億元。隨著重組預期的落空,放大杠杆的投資者損失慘重。

  萬億元融資盤高懸,對於大盤的系統性壓力也不能忽視。有統計顯示,融資資金的換手率是普通交易的5倍。可見,這部分資金極不穩定,一旦市場有風吹草動,可能就會奪路而逃。上証綜指踏上3000點之后,市場幾度巨幅振蕩,已顯示了其中的風險。

  李大霄認為,“小、新、差、題材、偽成長”等前兩年被反復炒作的股票,是股市裡的“黑五類”。在近幾個月的上漲中,這些股票卻不斷下跌,表明泡沫即將破裂,有的甚至已經破裂。對於這些股票,投資者一定要遠離。

(責編:值班編輯、陳健)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說財經|人民電視

  • 楊穎受傷私照流出楊穎受傷私照流出
  • 南非佳麗世界小姐奪冠
南非佳麗世界小姐奪冠
  • 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
  • 盤點互聯網大佬的西裝穿著盤點互聯網大佬的西裝穿著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