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2014年年報披露從本周開始。據相關統計顯示,上市公司高送轉熱情高於往年。截至2015年1月11日,滬深兩市共有41家公司披露轉股或送股的分配預案,其中,賽象科技、隆基股份、金科股份等更是推出10股送轉20股的“土豪”式分配預案。
高送轉歷來是年報行情的熱點。A股不同於境外成熟市場,投資者偏愛高送轉而不是大比例的現金分紅。近年甚至多次出現小股東主動提交臨時提案要求高送轉。擬實施高送轉或有高送轉預期的個股往往受到熱捧,走出強勢的搶權或填權上漲行情。例如,賽象科技2014年12月25日公布擬10股轉增20股的分配預案,當天股價漲停,到今年1月13日累計大漲了78.43%。隆基股份2014年12月27日披露10股轉增15股送5股派1元的分配預案,到今年1月13日累計上漲了35.41%。
按深交所綜合研究所相關課題報告的說法,中小板、創業板新上市公司較多,新公司的顯著特點是注冊資本少,股價高,而資本公積高。為盡快擴大公司資本規模,公司有強烈擴張股本的願望,以滿足業務門檻的需要,提高參與並購、對外投資、招投標等競爭力。由此,不少創業板或中小板公司熱衷高送轉且不止一次推出。以2010年1月上市的賽象科技為例,曾在2011年5月實施過10股轉增6股派2.5元。再看2010年8月上市的樂視網,至今已有3次高送轉,分別在2011年5月、2012年6月及2013年6月實施10股送2股轉增10股、10股轉增9股、10股轉增9股。
2015年“土豪”式高送轉明顯增多。多家公司推出10股送轉20股,而這是A股高送轉的最高紀錄。不過,上市公司提出高送轉分配方案,未必代表其對股東回報特別慷慨。現金分紅需要拿出真金白銀,而送轉股方式的分配只是數字游戲,是股東權益的內部調整,不會對淨資產收益率產生影響,也不會給經營狀況帶來任何實質性的變化。
高送轉被視為利好,但投資者須當心其中可能暗藏的三大陷阱。陷阱之一,部分高送轉的公司業績表現欠佳。閩發鋁業擬10股轉增15股派2元,而其去年前三季度盈利滑坡34.08%,且已預計2014年度淨利潤同比變動-25%至5%。金科股份擬10股送6股轉增14股派1.5元,去年前三季度淨利潤同比減少28.57%。
深交所綜合研究所課題報告曾指出,過於快速和過大規模的股本擴張,一旦缺乏業績持續高成長的支撐,“成長的代價”將逐漸體現出來。
陷阱之二,高送轉預案另有玄機。深市某公司2014年12月19日公告稱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自限售股流通日起半年內擬減持不超過1.5億股,12月27日披露高送轉預案,引來市場對其高送轉為大股東減持鋪路的質疑,深交所也發函關注﹔12月31日,該公司公告表態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近期不減持。可在投資者看來,“近期不減持”不等於限售股解禁半年內不減持,大股東仍可能受益於高送轉。事實上,類似高送轉為大股東減持或公司再融資“保駕護航”的例子不少,這也是部分公司樂於高送轉的一大動力。
陷阱之三,高送轉容易滋生內幕交易等違法行為。証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2012年1月至8月辦結的34起案件所涉及的36個內幕信息中,以高送轉為主要形式的利潤分配信息佔到28%。証監會也曾提醒,投資者應注重理性投資,對於出現異常波動的高送轉股票不要盲目跟風,以防范投資風險。針對監管部門的上述風險警示,投資者不可視而不見。需要注意的是,A股市場民事賠償機制不健全,內幕交易與市場操縱案均無法獲得補償,一旦跌入高送轉的陷阱,受害的還是投資者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