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出現真實版蝸居:一層住65戶進門便上床--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天津出現真實版蝸居:一層住65戶進門便上床

2012年11月30日09:23    來源:北京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折疊的沙發床是房間最大的家具

  -折疊的沙發床是房間最大的家具

  一層有65戶住家,最小面積16平方米,出現在房本上的面積甚至隻有3到6平方米。約一半的戶型隻能見到天井的陽光,新蝸居時代正在天津的海河邊上演。

  -房本面積3到6平方米

  打開水岸銀座的平面圖,不少看房人都被密集的戶型設計震住了。“不是開玩笑吧,這個是車庫圖吧!”售樓處一對小夫妻打趣。有網友甚至調侃,如果有密集恐懼症的人看到平面圖,一定會忍不住吐了。

  這一位於天津海河邊上的樓盤共有三棟樓,01棟和02棟酒店式公寓樓高31層,100米,銷售接近尾聲。現在正在銷售的03棟酒店式公寓樓高 35層,169米。3棟樓戶型類似,每層約60到65戶。用售樓員的話說,這裡是天津的商業區,海河邊上唯一的小戶型。水岸銀座項目對面即是天津著名商業 街區小白樓中心商務區。

  整個大樓設計十分方正,所有戶型大致按照回字形排列,外面一圈大多是景觀房,面積、價格都相對較貴。裡面一圈則是特價房,主要以16-30平方米為主。中間是一座天井,用以加強採光。

  水岸銀座高密度戶型一大特點是房本面積和實際面積有差距。售樓人員向記者介紹,在之前售出的01、02棟樓中,面積最小的F戶型建筑面積 15.82平方米,但房本上顯示隻有3平方米。據記者了解,這主要是因為國家有規定陽台不能計入房屋面積,差額部分大多都是陽台面積。

  售樓員小李告訴記者,推盤時打出廣告12000元/平方米,但這裡的戶型都是按套賣。最小的戶型18.2萬元,面積16平方米,但房本上的面積隻有約6平方米。“商住兩用性質,不限購,不少客人都是買幾套,如果需要隨時能夠打通,組成一個大戶型。”

  “旁邊是中糧的樓盤,再過去些是嘉裡中心。”售樓員指著沙盤介紹,這一區域未來將非常熱鬧,房子也不會缺租戶。除了房子論套賣,這裡的物業費也採取類似的論套性質。最小的戶型一個月大概85元,而最大的戶型雖然超過100平方米,但物業費也不會超過150元。

  -進門便上床

  當記者走進水岸銀座最小戶型F戶型的樣板間時,雖然早知道戶型極小,但還是被讓人局促的設計嚇到了。整體感覺大概隻有8平方米左右,進門之后面 對一張折疊的沙發床,這是房間最大的家具。除此之外,隻有幾件扁扁的擺件貼著牆,兩個人在房間轉身都很吃力。在進門左手邊有一個像儲物櫃般的小櫃子,未來 交房時會被打造成為一個開放式廚房,面積大約能放下兩個電磁爐。牆壁上打著幾個隔板,可以放些書籍。房間有一個大概1.5平方米左右的衛生間,最多隻能容 下一個人。

  “就是沒有睡覺的地方。”一對天津夫婦在看了房間之后隨口說,他們還沒有意識到這一折疊床既是睡覺的地方,也是會客沙發。在房間之內,幾乎所有的家具都是可變形的。電視機下面看似小櫃子,擋板抬起來便是餐桌。

  在這個近乎極端的戶型中,整個房間隻有一個不到一米的小窗戶。但即便打開,這兒也見不到戶外的風景。由於這些迷你戶型的窗戶都是沖著整個樓層的天井,用一米陽光來形容最為恰當。

  據記者了解,水岸銀座這一樓盤自開盤之后便熱銷,曾連奪了幾周的天津樓盤銷售冠軍。就在過去一周,便有77套成交。在某個工作日的下午,記者見到售樓大廳內座無虛席,售樓員幾乎是同時接待幾對看房人。而從售樓員相互之間的交流可以看出,一個客戶經常一買就是三五套。

  -投資客甚多

  “這樣的樓盤要是建在北京,一定能夠賣瘋了。”售樓員小李頗為得意。在他看來,雖然房子很小,但因為總價低,能夠吸引大量剛畢業或者剛到大城市工作的年輕人。“年輕人白天都不在家裡,不就是睡個覺麼,這些小戶型完全能夠滿足需求了。”

  對於這種超級蝸居公寓,開發商也做了一些應對。整棟樓有20部電梯,頗為豪邁。大樓內部分成6個區,住戶未來進自己家都需要刷單元樓門禁。“和普通小區不同之處在於,我們的單元樓門禁都在大廈裡面而已。”

  從目前銷售來看,不少人是沖著房產投資來的。售樓員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最便宜的一套房18萬元,目前周邊一居室大概在1500-1800元,雖 然這樣的戶型小,但1000元/月租金不成問題。這樣算下來,約20年就能收回成本,這比普通住宅動輒三五十年的回收期要短很多。“再說這種房子一套不到 20萬元,出手時也方便啊。”

  -北京尚無此類設計

  據記者了解,目前北京能夠查到的小戶型最小為27平方米,為東亞首航國際,也屬於50年產權的商住兩用樓。除此之外,再無比這更小的小戶型了。即便是公租房,從已經公布的設計方案中,最小房型也有31.5平方米,幾乎是水岸銀座迷你戶型的兩倍。

  從全國來講,天津水岸銀座也已經創紀錄。在此之前,哈爾濱曾有一個商住兩用項目“99號公館”,這一樓盤也是35層的大廈,當時最小銷售戶型為21平方米,售價40多萬元。

  對於這類迷你住宅問世,買房者和評論者完全是站在兩個立場。記者在售樓現場了解到,不少年輕人對這種迷你公寓問世拍手叫好,稱現在房價太高,此類房子雖然居住環境不佳,但是他們能夠承受得了的范疇,聊勝於無。

  但也有不少人批評開發商為了賣房絲毫不考慮居住環境,如此高密度的居住環境必然會造成包括治安在內的隱患。“一層60多戶,平均一家1.5個人,一層就有接近100人,30多層住戶,這麼多年輕人早上集中上班,光下個樓都很費勁。”一位看房人抱怨。

  -文並攝/本報記者 范輝

(責任編輯:喬雪峰、聶叢笑)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