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核心是創新--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時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核心是創新

陳璐

2012年12月10日07:55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相關視頻】代表稱中等收入者因高昂生活成本陷群體性焦慮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核心是創新(網絡配圖)

   “依賴人口紅利的階段已經過去,我們需要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關於“未來中國的10年”研討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研究所所長蔡昉分析,過去30多年經濟高速增長的原因,每一個要素都少不了人口因素的影子,中國制造業正是依靠豐富而廉價的勞動力佔領全球的巨大份額﹔未來10年,倘若人口紅利消失,這些增長的源泉也會隨之消失,有人擔心失去了成本優勢的中國會因此降低經濟增長率。

  “2010年我國的人口紅利就基本消失了。”在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時,蔡昉就發現了我國的人口紅利出現減弱的現象,15~59歲勞動力人口數量開始出現下降態勢。之所以選擇15~59歲這一年齡區間作為觀察區間,是因為蔡昉認為,對於中國而言,這一年齡區間段上的人口是勞動力供給的代表,是“中國特色”。

  事實似乎也証明了我國人口紅利正在逐漸消失。從2004年開始,沿海地區“用工荒”的狀況逐年嚴重,需要大量員工維持生產的老板競相提出更高薪、更人性化的條件吸引員工。數據表明,在1995年時,我國的勞動力增長率為10.3%,1995~2009年我國勞動力增長率為9.8%,到了“十二五”期間僅為7.2%,如果以此類推,在“十三五”期間,可能隻有6.1%。

  一方面,缺少充足勞動力作為保障﹔另一方面,老板們為了聘請勞動力使出渾身解數,提高了制造業的成本。這引起人們對中國能否保持勞動密集型制造業競爭優勢的擔憂。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姚洋也承認曾經充足的勞動力是中國經濟的“加分”項目,但他向中國青年報記者說,在全球范圍看,雖然中國的勞動力佔總人口比在下降,但相對其他國家來說仍然比較高。

  人口紅利減少已是不爭的事實。蔡昉向記者說,企業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高勞動生產率,有些企業通過買機器替代人,沒有這個力量的企業可以提高管理水平,調動人的積極性,用其他的辦法提高勞動生產率,這就是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等到那時,在經濟學家看來這些企業就進入了新的增長時期,歸根結底是靠技術的進步,生產率的提高。”

  在姚洋看來,中國的企業應該有所驚醒,一方面堅持技術創新,另一方面注重資本積累。

  人口紅利消失后,眾多經濟學家擔心中國會像拉美地區和東南亞一些國家一樣,突破人均GDP1000美元的“貧困陷阱”后,由於經濟發展自身矛盾難以克服,發展戰略失誤或受外部沖擊,經濟增長回落或長期停滯,陷入所謂“中等收入陷阱”。

  “未來制約我國經濟增長的兩個根本原因是未來投資增長速度趨緩,和勞動力供給可能出現負增長的狀況。”蔡昉解釋說,由於我國過去過度依賴於投資拉動經濟增長,這種不平衡是不會持續的,同時隨著投資深化,資本報酬出現下降的現象,這導致未來中國的投資增長率在一定程度上會降低,這種投資增長率的降低會進一步加重勞動力供給的短缺。

 

(責任編輯:郝帥、喬雪峰)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