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南市孝裡鎮后楚庄20多戶、上百人憑借過硬的電氣焊技術,勞務輸出到澳大利亞“打洋工”。
目前,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通過手中過硬的技能漂洋過海,在海外受到廣泛歡迎。這些擁有專門技能的人員,他們懂技術、有真本事,他們從事的職業,不同於傳統的洗衣、理發、餐飲等“三刀”行業,他們或從事護工、電焊工、管道工、泥水匠,職業向多元化轉變。
專職工人 日漸吃香
近年來,由於海外對職業技術工人的需求較為旺盛,許多工人通過勞務輸出實現了海外就業。自2005年以來,山東省濟南市孝裡鎮后楚庄20多戶、上百人就憑借過硬的電氣焊技術,勞務輸出到澳大利亞“打洋工”。目前,整個孝裡鎮,已有1000多人獲得了在澳大利亞工作簽証,工種涵蓋電焊、水電、安裝等。
此外,許多中國人遠赴加拿大做起了“越洋保姆”。這些從事保姆行業的工人每月工作22天,8小時工作制,超時工作有加班費,月收入可達1.5萬元人民幣,並且正常工作2年可以申請綠卡。
有的保姆不僅依靠“高薪”養活自己,還邊工作邊讀書,給自己“充電”,學習更多的本領,為在當地扎根打下基礎。
在護理學生源不足的背景下,日本國內的特定非營利活動法人從3年前開始加強從中國的大學及醫院向日本引入高級護工的業務。目前,已經通過日本國家護工考試的217名外國人中,有183名中國人。
吃苦耐勞 備受歡迎
中國人吃苦耐勞的性格是他們在海外獲得好評的基礎。他們往往憑借良好的信譽、過硬的技能贏得當地用人單位的尊重和認可。
尹法剛是后楚庄第一個吃螃蟹去澳大利亞做電焊工的人。幾年之前,他在深圳一家船廠工作,憑借出色的技術引起了公司一個外國工作人員的注意,並且建議他去澳大利亞工作。隨后,尹法剛通過勞務公司去澳大利亞“打洋工”,出色的技術讓當地同事對他刮目相看。
王先生也在澳大利亞從事電焊行業,除按規定干完每周的38小時工作外,他還經常在周末加班。王先生說:“外國人周末都不上班,咱中國人好錢,能加班就加班。”憑借辛苦的勞動,他每月能收入3000多澳元,相當於2萬多元人民幣。
“中國保姆”的出現與近年來加拿大華人移民增多密切相關。大部分“中國保姆”受雇於移民加拿大的華人家庭,隻有少部分為非華人家庭服務。
某家政服務公司經理指出,保姆行業的工作性質決定了保姆們可能經常加班,“中國保姆”不但勤快能干,而且多數都甘願加班,這應該是她們最大的優勢。
走俏海外 原因何在
目前,許多西方發達國家的職業技術行業面臨著青黃不接的尷尬局面,多種專業技能崗位面臨著較大的需求缺口。
相比之下,“技工荒”的大環境為許多掌握相對應專門技術的中國工人到這些國家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機會。較之部分擁有高學歷,但缺少硬技術的人才,他們更容易走俏海外。
由於澳大利亞對職業技術工人需求的缺口較大,不得不開出優惠條件以吸引在電焊工、管道工、泥水匠、木匠等行業突出的國外專業技術人員,許多懂技術能吃苦的中國技術工人正是緊緊抓住這一機會,實現在海外就業。
中國技工並非僅在澳大利亞一國“走俏”,在加拿大、新西蘭,甚至德國等都越來越受歡迎。
德國聯邦職業教育與培訓研究所和德國就業市場與職業研究所最近共同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到2030年,德國技術人員的短缺量將達到100萬。要補充短缺,除鼓勵學生完成職業教育外,引進外籍專業技術員工必不可少。
為此,有些德國企業成立專門招聘、培訓中國技工的部門。據德國勞工局不完全統計,在德中國技工總數早已超過3000多人。他們的工作領域主要集中在汽車維修工、水電工、電焊工等行業。目前,已經有上百名中國人在德國漢堡空中客車總裝廠從事設備組裝、維修等技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