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內,這家注冊資本僅為50萬元的公司,發展為總資產高達3.6億、淨資產2.6億、2011年淨利潤1.6億的企業,堪稱一個奇跡。
然而,這樣一個奇跡的企業發展史,在招股書中並未有詳細披露。
更令人疑惑的是,諸多公開資料顯示,天偉電子前身為天和實業集團,而該集團前身為1994年成立的西安信風電子有限公司。
天和防務如何實現巨大跨度,其核心技術、人員,先期發展資金來源,均無任何披露。
“天偉電子2001年成立,跟信風電子、信風網絡均無任何關系。”3月12日,天和防務投資者關系部劉姓工作人員表示。
第二股東起底
相比於完全沒有公開消息的軍工發展史,公司第二大股東、持股12%的聶新勇為代表的德隆舊將,相關入股路徑則相對明晰。
各名自然人股東的個人資料以及履歷,在其招股書中,也基本是一筆帶過。根據招股書顯示,2007年12月,上海眾合投資增資天和投資控股(天和防務前身),此時應該是上海眾合大股東聶新勇入股天和防務的時間點。
據聶新勇公開履歷,德隆系案發前,聶新勇曾任新疆躍進鋼鐵廠宣傳干事,新疆農業大學講師,烏魯木齊將軍制鎖廠廠長,西安半坡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北京總府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湘火炬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火炬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裁。
從其履歷便可看出,聶堪稱德隆系老將,並於2004年遭到深圳証券交易所的公開譴責。
根據《解構德隆》等書籍資料,聶為德隆元老,是唯一參加過莫干山會議的新疆代表。上世紀80年代即與唐萬新有過幾次合作。
1986年,聶新勇和唐萬新合力資助了聶新勇的一名同學從事自行車車把鎖的開發,並最終成立了將軍鎖廠,由聶新勇親任董事長。
此次合作雖然以失敗告終,卻為聶新勇日后成為德隆系實業主力干將奠定基礎。1992年,聶新勇把唐萬新“領進”了資本市場,帶其到西安參與股份制改造過程中的股權買賣。
自此,德隆原始資本積累開始,聶新勇旋即成為德隆實業總公司執行董事,並於1997年出任德隆系旗下“三駕馬車”之一的湘火炬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2005年底,湘火炬由濰柴動力接手。不久,聶新勇及其團隊離開,但湘火炬以5000萬元入股聶新勇團隊成立的上海鑫聯投資公司。
2006年7月,以聶新勇為首的湘火炬高層,包括郭旺、趙項題、郭輝、周志軍等5名自然人股東聯合出資成立了上海眾合投資,其中聶新勇持股比例達50%,佔有絕對控制權。
同年8月29日,濰柴動力和上海眾合分別出資5000萬和1億元人民幣,共同組建了上海鑫聯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上海眾合對上海鑫聯創投擁有絕對控制權。2008年,他們又募資成立鼎鑫資本,聶任董事長。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聶新勇團隊在離開湘火炬以后,主要從事PE創投項目,但是其創投項目多為重型工業為主的實業項目,而其項目團隊一直相對穩定。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