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

養生騙局揭秘:賣家對老人噓寒問暖 免費誘惑大【3】

2014年02月19日10:00    來源:法治周末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養生騙局揭秘:賣家對老人噓寒問暖 免費誘惑大

  老年養生也“瘋狂”

  “我並不是被商家忽悠才買了這麼多。”傅老直言,相較於家人的不理解,他反而和那些銷售人員更能產生共鳴,不管是不是出於推銷保健產品的目的,他們一口一個“爺爺”、“大爺”和不停地噓寒問暖,都讓傅老很受用

  法治周末記者 趙晨熙

  3500元,1800元。前者是北京市民吳英79歲的老母親宋敏每月的退休金,后者是宋敏老人平均每月花費在購買保健品上面的費用。

  “1800元這筆費用是我大致算出來的。”吳英一再向法治周末記者強調,實際數字隻會多不會少。

  宋敏老人只是眾多痴迷養生“大軍”中的一員,在這批“大軍”中,老年人是絕對的“中堅力量”。就在不久前,有媒體曝出沈陽一位84歲的老人6年來共花費30萬元購買保健品,其中約有5萬元的保健藥品甚至還沒來得及吃,就已過期扔掉。

  以節儉著稱的中國老人,為何一擲千金痴迷購買養生保健產品?

  接受法治周末記者採訪的專家表示,老年人痴迷購買保健品等“養生之道”,是因為他們對死亡的恐懼感,企圖通過購買保健品得到一定的心理安慰,緩解焦慮。

  專家建議子女和政府社區應更多關照老年人的情感需求,並幫助他們更好地去分辨真正有效的方式來保持身體健康。

  “閉關養生”

  2月15日上午10時,當法治周末記者來到北京市昌平區名流花園小區宋敏老人的家時,得知老人此時正在樓上“閉關”。

  推開二樓西側的一間房,記者便見到了端坐在棕紅色皮沙發上的宋敏老人,老人從頭到腳一套“全副武裝”的架勢著實讓記者嚇了一跳。

  隻見老人雙手平放搭在膝蓋上,兩隻眼睛被白色的護眼貼“罩”住﹔鼻子裡的一根塑料管,直接通向沙發旁放置的一台制氧機﹔沙發上放置的電動按摩球讓老人的后背不時地晃動﹔腳下踩著的足浴盆中,黃色的藥水還在不斷地震動著。

  聽到有人進來,老人並沒有起身,只是禮貌地問候了一下,就再沒有任何動作。宋敏的二女兒吳英見狀忙將記者帶出屋子,“我媽養生的時候不喜歡別人來打擾,咱們去外面等”。

  對於宋敏這樣類似武俠小說中高手們的“閉關養生”,家裡人早已見怪不怪。

  吳英向法治周末記者透露,母親大概在10年前就開始關注養生,到了70歲以后就接近了“痴迷”的程度。這樣的“閉關養生”則是從去年開始“升級”的,如今每天都要進行兩次,上午和下午各一次,每次持續時間在一個小時左右,“這期間她不會做任何事情,家裡人也從來不會去打擾她”。

  吳英說,母親宋敏是一家印刷企業的退休職工,每月3500元的退休金對平時愛好不多、生活上也很節儉的母親來說並不算少。“她的衣服和鞋都是在附近菜市場‘淘’的便宜貨,不過在買保健品的問題上可從不含糊,非常舍得花錢,每月的退休金大部分都被用在了購買保健品上。”吳英無奈地攤了攤雙手。

  說話間,屋門被打開,宋敏老人手中捏著兩個剛被貼完的眼貼走了出來,“貼完眼睛就是舒服多了。”老人邊說邊彎腰將眼貼扔進垃圾箱,隨后拍了拍記者的肩膀,“你們這些年輕人工作忙,平時太費眼睛,也應該試試這眼貼,貼完絕對好用。”

  “這是什麼眼貼?有什麼用?”見記者來了興趣,老人布滿皺紋的臉上立刻浮現出了些許笑容,開始向記者介紹起這款眼貼。

  可能是這個話題觸及到了老人的“興趣點”,她越說越興奮,干脆直接拉起記者的衣角,示意記者跟她到另一間屋內“詳談”。那裡,存有她大量養生保健的“設備”,算得上是家中的一個“小養生堂”。

  原標題:養生騙局揭秘:賣家對老人噓寒問暖 免費誘惑大編輯:吳章勇 來源:法治周末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孫博洋、劉陽)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說財經|人民電視

  • 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
  • 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
  • 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