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瑩香嫩土筍凍
土筍又名涂筍,歷史上最出名的要數晉江安海的土筍凍,味美甚鮮,今安海產量最多。土筍凍呈灰白色,晶瑩透明,香嫩清脆,富有彈性,和其它調料配食,風味尤佳,是泉州乃至泛閩南地區一帶冬春季節的時令佳肴。
土筍凍
關於土筍凍的最早的書面記載。能找到的是清代周亮工所著《閩小記》中有述及:“予在閩常食土筍凍,味甚鮮異,但聞其生於海濱,形類蚯蚓,終不識作何狀。后閱寧波志,沙噀,塊然一物如牛馬腸臟,頭長可五六寸許,胖軟如水虫無首無目,無皮骨,但能蠕動,觸之則縮,小如桃栗,徐復臃腫,其涎腥,雜五辣煮之,脆美為上味,乃知余所食者即沙噀也,閩人誤呼為筍雲,予姻有肥而無骨者,子以沙噀呼之,眾初不解,后視此咸為匿笑,沙噀性大寒,多食能令人暴下,謝在杭作泥筍,樂清人呼為沙蒜。”周亮工是目前發現最早述及“土筍凍”一詞的人。
土筍原是野生於沿海江河入海處咸淡水交匯的灘涂上,屬於星虫動物門動物,學名可口革囊星虫。它含有膠質,身長二、三寸,其外形粗陋,顏色黑褐,粗者如食指,細者似稻莖,約有拇指長短,還拖著一條長有一二寸,細如火柴梗、伸縮自如的“尾巴”。“土筍凍”就是用它加工而成的凍品。
烹用前,先把從沙子裡逮出的鮮活土筍放養一天,吐清雜物,然后用石槌不斷碾磨,使其滾出全部內臟雜物,再放入清水中,將其體內泥土漂洗干淨,呈白亮時撈起。取涼井水,與土筍一起熬煮,身上的膠原蛋白溶化入開水中成粘糊狀,盛出分別置入小盞,冷卻后成凍,即為“土筍凍”,放置在冰箱裡,凍結后食用。
土筍凍成立各大酒家宴席珍品
我國多種藥典中記載了其食用和藥用價值,星虫性寒、味甘、咸,具有滋陰降火、清肺補虛、活血強身及補腎養顏等功能,可治療骨蒸潮熱、陰虛盜汗、肺虛喘咳、胸悶痰多以及婦女產后乳汁稀少等症,對治療肺癆咳嗽、神經衰弱、小兒脾虛與腎虧而夜尿頻繁等症均有效果。
同時星虫是一種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多種氨基酸和鈣、磷、鐵等微量元素和能夠調節大腦功能的牛磺酸多種成分,加上星虫是一種含有多種氨基酸的高蛋白海產食品,故有“海灘香腸”的美譽,深受廈門地區及國內外消費者青睞。“山裡有冬虫,海裡有星虫”體現了土筍凍極高的營養價值。
如今土筍凍不僅在泉州流行,在廈門、莆田的大街小巷裡都有販賣。而土筍凍最古老的產地,就是安海等閩南地區。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