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頻爆出兌付違約事件將地產信托推至台前,5月份房地產信托又迎來兌付高峰。據《証券日報》記者根據用益信托數據不完全統計,按預計結束日期算,5月份到期的集合信托計劃總計361個,規模總計590.33億元,平均年化收益率為8.76%。其中房地產的到期規模總計246.61億元,是各投向領域中最大的,佔比達到41.77%。就信托公司來看,重慶信托規模最大,為37.04億元。
5月份房地產信托到期規模環比增六成
實際上,就集合信托的月度到期規模來分析,5月份相與4月份相比下降了23.13%,但就房地產信托的到期規模分析,規模環比上升了68.28%,為246.46億元。用益信托數據統計顯示,按預計結束日期看,4月份到期的集合信托計劃總計506隻,規模總計767.92億元,平均年化收益率為8.03%。其中,房地產信托的到期規模為146.46億元。此外,數據還顯示,3月份,房地產集合信托到期規模184.10億元﹔2月份,房地產集合信托到期規模139.94億元﹔1月份,房地產集合信托到期規模為193.04億元。
今年以來,包括中海信托、長城信托、光大信托、中航信托在內的多家信托公司的房地產信托產品被曝光出現兌付風險。用益信托的統計顯示,2015年到期的房地產集合信托產品將達到2035億元。而去年同期,到期兌付總金額的1780億元,今年房地產信托需兌付的規模同比增長了14.32%。
據《証券日報》不完全記者統計,5月份到期的房地產集合信托中,按信托公司分析,重慶信托規模最大,達到37.04億元,其次是中融信托,規模達到36.88億元。此外,按預計結束日期算,到期規模達到10億元的還有北京信托 、四川信托、中鐵信托、外貿信托、安信信托、平安信托,到期規模分別為14.9億元、11.74億元、10.69億元、10.2億元、10億元、10億元。
按照信托計劃成立的期限來看,當前面臨兌付的房地產信托,大多成立於2013年上半年。
業內人士表示,彼時,信托業已經開始面臨轉型,但創新能力非常弱,傳統項目仍是重點,房地產項目的豐厚回報,成為不少信托公司擴張,開展業務的重點。目前房地產信托中,能統計到規模等數據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實際到期的規模會更大。
自2011年開始,房地產市場經歷了長達兩年的持續宏觀調控,房地產信托融資需求增加單成立規模下降,房地產信托的發行一度蟄伏。直到2013年2月份,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五項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的政策措施,要求各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除拉薩外的省會城市要按照保持房價基本穩定的原則,制定並公布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控制目標,建立健全穩定房價工作的考核問責制度。“國五條”中被視為利好房地產開發的兩則,在之后的兩個月裡被驗証推動了房地產市場的復蘇,從而奠定了房地產信托恢復增長的基調。
而在同樣的時間,房地產信托的成立規模也掀起小高潮。格上理財數據顯示,4月份,房地產類信托共成立了81隻產品,在所有投向領域中佔比50%。
另據用益信托數據不完全統計顯示,截至目前,5月份房地產信托成立15個,規模總計20.91億元。
不僅如此,房地產市場也同樣面臨政策刺激。
今年以來,從地方政府放鬆限購政策,到央行和銀監會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加大對房地產行業的資金支持,均顯示了政府的“護市”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