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論壇2012學術報告會成功舉辦--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財經專題

國際金融論壇2012學術報告會成功舉辦

2012年09月26日17:24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手機看新聞
2012年9月16日)  2012國際金融論壇學術報告會9月16日在北京舉行。他們緊扣會議主題發表了論証詳實、觀點獨到的見解,其前瞻性的學術觀點和國際化視角對中國金融體系改革具有一定的啟發性和參考價值。

\

IFF2012學術報告會成功舉行
共商世界經濟格局的變遷和中國的未來

(2012年9月16日)

2012國際金融論壇學術報告會9月16日在北京舉行。國際金融論壇主席成思危先生出席會議並講話。來自IFF學術委員會的二十余位專家學者以“世界經濟格局的變遷和中國的未來”為主題進行了圓桌討論,為在劇烈變動的世界經濟形勢下,世界和中國經濟的發展及金融體系的重組展開分析, 建言獻策。

    國際金融論壇主席成思危在講話中指出,在全球經濟復蘇和建立國際金融新秩序的背景下,國際金融論壇很榮幸能為全球金融界領袖參加對話提供一個良好的交流的平台,為共同促進全球經濟復蘇和復興作出努力和貢獻。世界正面臨新的變革,重建全球金融的新框架和制定新的規則勢在必行。國際金融論壇將通過學術領袖和精英間的高層對話進一步探討全球新規則的變革和影響,為世界經濟和金融的未來提供前瞻性的思想和可能的論証。

    中國當代著名經濟學家、國際金融論壇學術委員會主席吳敬璉先生指出,全球金融體系正在面臨一個重大的變革時期,原有的體系框架已經無法延續,中國作為世界金融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無法獨善其身。因而“世界經濟格局的變遷和中國的未來”顯然是一個應運而生,值得深思和探討的話題。吳敬璉主席認為,消費主義和高福利造成的儲蓄投資缺口,以及貨幣超發和流動性的泛濫已構成西方國家金融體系的頑疾。雖然中國的發展機制和途徑與西方國家截然相反,但消費上的不足以及過度依靠投資來驅動經濟增長導致了和西方國家殊途同歸的金融體系詬病。因此,中國和西方國家同樣面臨金融體系重建問題,但相比西方發達國家財政問題的不確定性,中國因為改革的動能正在增大,形成共識的可能性也更高。
 \

吳敬璉主席認為中國金融體系問題的根源在於中國的經濟發展方式上存在問題。中國從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引用了前蘇聯斯大林的社會主義工業化路線發展方式,用資本密集型產業的投資帶動整個經濟的增長。近些年中國的金融系統有了很大的變化,機構的設置及某些市場的運營方式都趨於與國際接軌,但因為經濟發展方式沒有改變,舊體系的諸多問題在金融體系裡仍然有影響。通過金融系統分配資源的功能,保証能夠抽取更多的資源來完成國家經濟的目標,把攫取型的體制疊加在市場體系上,造成了現在的種種問題,而這種發展方式造成的后果現在變得越來越明顯。

    吳敬璉主席認為,1992年中國共產黨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了市場經濟改革的目標,進而成就了中國此后20年的高速發展。為續寫輝煌,希望召開在即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能夠明確堅持改革的方向,並對其進行清晰表述。同時,國際金融論壇及其論壇學術委員會願為有關的政策和理論研究工作盡一份綿薄之力。

    國際金融論壇學術委員、中央匯金公司副總經理趙海英主持討論,與會專家學者紛紛發言,提出了許多有見地的觀點和意見。

    IFF學術委員、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認為,中國的銀行體系在過去十年中發生了比較深刻的變化,成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亮點。但是,以銀行為主導干預的金融體系改革,在改革效果上很難超越它的很多外部約束。同時,在政府目標的導引下,政府通過金融體系為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低成本資金,這種通過大規模投資推動經濟增長的宏觀管理手段存在很多問題,說明中國金融體系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金融體系改革的基本原則、基本思想必須堅持市場化的政策路徑。

 

(責任編輯:薛白、劉陽)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