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污入獄企業家種橙子85歲再成億萬富翁【2】--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貪污入獄企業家種橙子85歲再成億萬富翁【2】

2012年11月26日08:00    來源:齊魯晚報    手機看新聞
”  褚時健領著胡海卿來到佔地2400畝的果園,眼前是一條不必迂回往復就可走遍整個橙園的小路。在他的設想中,除了銷售橙子,他還打算將褚橙做成一個果汁品牌,抗衡國際品牌——美國都樂。

  中國企業丟了經營之根

  去年,國內一家很有實力的投資公司托人問褚時健對上市有無興趣,這家公司看好“褚橙”的口碑和潛力,有意運作“褚橙”上市。

  他聽了連連擺手。“沒這個心情跟他們玩。再說,投資公司都要在上市后拿走股民一筆錢。我85歲了,管不了幾年,上了市,我倒是拿了錢,但虧了股民,怕別人背后指指戳戳。”

  胡海卿對此並不意外。他的印象裡,褚時健是個很實在的人,“就想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褚時健言談間,流露出對上市的反感。

  胡海卿推測,褚時健習慣了種好橙子,帶領老百姓致富的路徑,“他認為錢搞錢不是一個很正的道兒,不想弄個褚橙的概念,然后去圈錢。”

  “畢竟到了他這個年齡,錢對他已經沒什麼概念。”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馮立果博士長期關注企業界動向。他注意到,與褚時健同時代的,或緊隨其后的企業家,正在走著相反的道路,他們要麼過早隕落,要麼逐漸放棄實業,轉型投身房地產、金融業,追求高利潤,掙快錢。

  馮立果參與撰寫的《2012中國500強企業報告》揭示了這一趨勢。入圍中國企業500強的170多家民企中,已有40多家進入金融領域。

  以服裝起家的雅戈爾,如今已是實業企業進軍金融投資領域的佼佼者。2009年,雅戈爾的品牌服裝業務實現淨利潤7.05億元,而公司的金融投資業務淨利潤已達到12 .45億元。

  馮立果說,從經濟規律講,產融結合沒有錯,但它會消融企業家的實業精神。這種擔憂,在他去溫州調研后加劇。

  一個當地企業家跟馮立果講起自己的故事,他和夫人分別拿1000萬元投資,企業家辛辛苦苦做企業,一年養活幾百工人,年底盤點利潤隻有幾十萬,而他的夫人出去炒樓、做風投,到年底收入翻倍。這位企業家非常感慨:“這種大反差,怎麼能實心實意做企業。”

  在馮立果看來,干實業的一個必需要求就是要實心實意——打造一個品牌需要很長時間,產品開發也要好多年,“不能今天想干這個、明天想干那個,不能看什麼賺錢就干什麼”。

  這位經濟學博士調查發現,溫州很多企業家干脆放棄實業,轉向炒房產、炒農產品、做PE。很多溫州的富二代怕吃苦,有的去搞字畫、古董這類投資,有的還去考公務員。

  “中國經濟正處於激烈變化前夜,拜金主義盛行,很多經營者不擇手段拼命賺錢,認為人格理念修煉不著邊際,但事實絕非如此。”與鬆下幸之助齊名的日本經營管理大師稻盛和夫這樣警示他的中國同行。

  近幾年,稻盛和夫在中國非常流行,他經常被請來中國演講,許多網友甚至企業家都為他建立了微博群,多個地方政府甚至邀請他擔任經濟發展顧問。

  “2008年金融危機后,日本是率先起來反思的國家。”日本產業經濟研究專家白益民說,稻盛和夫等日本企業家在中國宣講的東西,一點都不神秘,大部分都是中國傳統文化裡的內容,他們的經營成功,恰恰說明,過去多年,“中國企業丟了自己的經營之根”,必須重新找回來,這比請幾個日本企業家幫助拓展日本市場更有價值。

  地基如果扎扎實實

  一百年房子仍然會是好的

  這個“經營之根”,在馮立果看來,就是踏踏實實做實業的精神。

  “做實業是掙慢錢,但卻是企業家精神的完整體現﹔炒樓、炒股是掙快錢,屬於短期投機行為,無關企業家精神。”馮立果說,在這點上,褚時健能夠花10年去做“褚橙”這個牌子,正是體現了如今這個浮躁的社會稀缺的“掙慢錢”的精神。“他們那一輩的老企業家不怕吃苦,是實實在在做企業。”

  讓人擔憂的是,目前流行於中國的金融、風投等“時尚行業”,只是少數人從事並且獲利的行業。而實業領域不僅是國家力量強大之本,更是龐大的人口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事實証明,即便把資本運作玩到極致的美國,最終,也面臨“99%反對1%”的民意洶涌。在參加“佔領華爾街”運動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就直斥華爾街的金融大鱷,“這是一個扭曲的經濟。”

  如今,85歲的褚時健從“煙王”變身“橙王”。他的果園年產橙子8000噸,利潤超過3000萬元,固定資產8000萬元,跟他種橙的110戶農民,每年可以掙3萬到8萬元。

  在跟褚時健去果園的路上,胡海卿注意到一個細節:每當路上出現一輛嶄新的摩托車,老人都會很欣喜地花上幾分鐘向胡海卿講,這是跟他種橙子的誰家新買的摩托車。

  “現在,我們可以憑借經濟增長實力積累一些錢,但國家要不斷增強實力,需要實實在在地積累。就像蓋一棟房子,地基如果扎扎實實,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房子仍然會是好的﹔但不這樣的話,二十年、三十年折舊,積累慢慢就消失掉了。”

  今年,雲南麗江等地紛紛邀請褚時健合作,劃出2000多畝地,讓他帶領當地農戶種橙子。

  這時,老人臉上流露出一種得意的神情。“他帶動了別人致富,而且要盡可能實實在在地看到別人掙了錢,日子過得好。”胡海卿說。

  這樣的笑容,也正詮釋了做實業的社會價值,和一位企業家的滿足感。

  而新的事業,也讓褚時健超越了生命的限制。這位老人神採飛揚地向胡海卿講起20年后的規劃。在他的設想中,除了銷售橙子,他還打算將褚橙做成一個果汁品牌,抗衡國際品牌——美國都樂。

(責任編輯:楊迪、喬雪峰)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