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新型城鎮化
在產業支撐、人居環境、社會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實現由“鄉”到“城”的轉變
未來10年至20年我國城鎮化仍然處於快速發展期,城鎮化帶來的需求是支撐未來20年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最大潛力所在。
從根本上講,城鎮化不是簡單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積擴張,更重要的是實現產業結構、就業方式、人居環境、社會保障等由“鄉”到“城”的重要轉變,蘊含著深刻的利益結構調整。“在城鎮化率已超過50%的今天,作為經濟增長機器的城鎮化模式必須要改了”,中國人民大學葉裕民教授說,長期以來,城鎮化被一些地方片面當作經濟增長的引擎,而城鎮化過程的本質是要使農民、市民富裕起來。有的地方,隻有城市還沒有“化”,城鎮化率存在虛高現象。由於統計口徑方面的原因,在城鎮連續居住超過6個月便統計為城鎮人口。但實際上,絕大部分進城務工人員仍未能充分享受到城鎮的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
“我們不能再靠犧牲農民土地財產權利降低工業化、城鎮化成本,有必要、也有條件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葉裕民說,從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要求出發,當前在我國推進城鎮化的進程中,應當消除一切針對進城農民的歧視性政策﹔完善土地征用制度,讓農民能夠憑借土地權利參與並分享城鎮化的利益﹔大幅提高進城農民的就業競爭能力﹔構建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從根本上解決進城農民的后顧之憂,“如果說多造點房子、多修點路、多建幾座摩天大樓就算城鎮化,那麼對城鎮化的理解太膚淺了。必須逐步改變傳統的增長導向型城鎮化模式,以民生改善為根本目的,不單純追求城鎮化的速度,更關注城鎮化進程中提高人的生活質量。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城鎮化建設,走一條新型城鎮化道路,全面提升城鎮化質量和水平。”
“規劃不當是城市病產生的重要原因”,葉劍平說,一是,考慮硬件建設多,考慮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少,注重單個項目產生的短期經濟效益,輕民生規劃,造成商業項目林立,公園、綠地等公共空間缺乏﹔二是,重地面建筑設施布局,輕地下基礎設施規劃,以至於一下大暴雨,就會發生“到城市裡看海”的現象﹔三是,合理規劃的過程,就是一個公共選擇的過程,從目的到手段,整個過程都要體現出社會公眾的意願,但在有的地方,規劃就是為長官意志服務,換一任領導改一次規劃﹔四是,規劃要有強烈的民本意識,新開發項目上馬時,必須確保足夠容量的道路、給水、排水和學校等設施,以此作為取得開工許可的條件。遺憾的是,不少大型小區建成了,卻缺少菜市場、幼兒園和學校等,生活極不方便。“從世界上來看,失敗的城市化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盲目擴大城市規劃,在城市邊緣形成對比鮮明的貧富差別,經濟發展失衡,社會生活失序。”葉劍平說,“更為重要的是要實現工業化與城鎮化的良性互動,城鎮化應建立在堅實的產業基礎之上,不能搞‘空城計’”。
“要徹底扭轉重物不重人的情況,必須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特別是在當前穩增長的大背景下,要警惕片面追求基礎設施建設、做大GDP,佔用有限的生產要素,延緩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進程”,葉劍平說,經濟發展的主體力量在市場,企業和老百姓才是創造財富的主體,政府應通過構建公平的社會秩序和發展環境,給所有人提供公平的公共服務和發展的機會,讓居民最大限度地、低成本地參與到經濟發展過程之中,並分享其成果,讓城鎮化與經濟發展脈搏相呼應,與人民生活改善相聯系。
未來,我國還將有3億多人告別農村、進入城市,在十幾億人口的大國推進城鎮化,進而實現現代化,在人類歷史上沒有先例可循。城鎮化已經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其健康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未來的發展高度,也深切影響著國民的歸屬感和幸福感。城市為誰而建?怎樣建造幸福之城?為了明顯提高城鎮化質量,這些問題值得每個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