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性搶房是被夸大的個案--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恐慌性搶房是被夸大的個案

時隔近三年,“倒房號”再次重現江湖,黃牛黨的目光再次緊盯日漸火爆的北京房地產市場。一些新樓盤出現的“倒房號”5萬元一個、恐慌性搶購,多系開發商人為炒作,從而哄抬房價、謀取更多利潤。
2012年12月14日08:01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恐慌性搶房是被夸大的個案(網絡配圖)

不可否認,自今年三四月以來國內樓市持續升溫,尤其是在一線城市,無論是新房價格還是二手房價格,或房租價格,都有一定漲幅。以二手房為例,據悉,北京的成交量、成交價格年底都接近歷史高點。北京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住房租金漲幅高達7.1%。有白領也稱“兩年房租翻一番”。

這些信息提醒我們,房價反彈速度過快,樓市價格漲幅過大。在現有調控政策讓人產生“審美疲勞”或者說讓市場產生抗藥性的情況下,有必要對房價進行進一步監控。這不僅是因為樓市有“發燒”的可能,也因為美聯儲日前推出QE4(第四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加上此前推出的QE3(第三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對於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形成了通脹壓力,買房往往成為公眾抵御通脹的首選。從這些角度看,有必要提前預防樓市“發燒”。

但認為目前存在大面積恐慌性購房、搶房,則值得懷疑。如果是個別新樓盤或個別二手房出現搶房現象,筆者以為這是正常現象,因為地段好、配套好的房子,無論在什麼時候都很緊俏。但就目前樓市而言,即使存在恐慌性購房、搶房,也不是一種普遍現象。

這是因為,一是包括北京在內的全國主要城市的樓市限購令目前並沒有放鬆,投資投機性需求難以大規模入市,總體需求還是溫和式上漲而不是爆發式上漲。二是盡管不斷推進的城市化加快了人口向城市轉移,但以北京為例,據悉,2011年暫住人口相比上一年還少了60萬,這說明住房需求增長也是很有限的。三是有媒體披露,北京房屋空置率接近三成,消化周期需要近42年,滯銷樓盤大量存在,所以說,搶房不可能大范圍存在。

據筆者對樓市多年觀察,所謂“恐慌性搶房”,要麼是放大了個案,要麼是人為炒作。之前,國內樓市多次出現“放大個案”的現象。比如,2007年深圳某地產研究機構報告稱,炒家忍痛折價放盤,事實証明,其實大多數炒家並沒有打折甩賣。此次“恐慌性搶房”應該也是個案,因為樓市並不具備大范圍搶房的基礎。

而且,一些新樓盤出現的“倒房號”5萬元一個、恐慌性搶購,多系開發商人為炒作,從而哄抬房價、謀取更多利潤。比如,開發商把購房者集中在某一天進行集中銷售,再雇佣一些人混入其中“排隊”,然后控制可售房源,就造成了項目異常緊俏、供小於求的假象。相當部分開發商採用過這種銷售伎倆,並通過這種銷售方式獲得了巨大利益。

目前最值得關注的問題,並不是恐慌性搶房或黃牛“倒房號”,而是房租上漲。這幾年不管是樓市低迷期還是狂熱期,房租普遍都在上漲,而且很多地方漲幅不小,讓居無定所的“蟻族”確實壓力很大,“兩年房租翻一番”所導致的“生活品質直線下降”,絕不是傳說。

 

 

(責任編輯:薛白、喬雪峰)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