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各地過半財力投向民生--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透過數字看民生(上)

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各地過半財力投向民生

2013年02月06日00: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數據來源:各省(區)市2013年政府工作報告及財政、統計等部門
  數據整理:本報記者王明浩、靳博、趙梓斌、楊柳、冀業、吳勇、何勇、劉洪超、祝大偉、鄭少忠、袁泉、屠知力、謝衛群、勵漪、王偉健、姚雪青、袁亞平、葉琦、江寶章、吳齊強、魏本貌、卞民德、潘俊強、王漢超、付文、侯琳良、賀林平、謝振華、黃曉慧、劉志強、張文、汪志球、徐元鋒、胡洪江、扎西、姜峰、曹樹林、張志鋒、周志忠、韓立群、謝雨、商?、蔣雲龍、王雲娜

  勞動的手是發展引擎

  兩會開過,各地的民生成績單業已晒出,沉甸甸的數字,倒讓我想起一件往事來。

  幾年前,我國一家企業收購了外國一家工廠,要把它整體拆下來,打包運回國內。原本需要三年的活,一年基本就干完了。當地民眾非常驚訝:中國人是怎麼干的?

  怎麼干的?謎底倒也尋常:汗珠子摔八瓣兒,辛勤干出來的唄!

  過去,我們曾大力提倡過苦干精神,毋庸諱言,產生過副作用、有過教訓。比如,片面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忽略了客觀規律﹔片面追求速度,忽略了質量﹔片面追求勞動,忽略了保障和福利,等等。然而,倒臟水不可把孩子也一並倒了,有問題的是蠻干,而不是實干本身。

  辛勤勞動創造財富,這個規律,在什麼歷史條件下也不會改變﹔在改善民生願望迫切、民族復興夢想接近的今天,更需要實打實的苦干精神。

  縱觀各地的成績單,可以看出,中國的發展呈現出一種萬花筒般的復雜性。有人說,中國一隻腳已經踏進了信息時代,北上廣深等大城市,與發達國家相比並不遜色﹔可另一隻腳還處在農耕時代,城鎮化、城市化的潛力還很大,民眾的福祉還有待於繼續提高。

  無論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還是補上短板跟上腳步,都不能光靠提出些概念、做一些設計來實現。勞動力密集型的制造業如何繼續輝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如何實現?中國人的腦力和體力資源,如何能夠進一步盤活?

  靠想,更要靠干。

  現代京劇中唱,全憑著勞動人民一雙手,畫出了錦繡江南魚米鄉。如今,在堅持用科學發展的大腦做指揮的前提下,一雙雙勞動著的手,仍然是改變山河的強勁引擎。

  民生支出普遍增長  財政支出民生優先

  數據表明,2012年,全國31個省(區)市的財政支出中,民生支出普遍增長,且多數地方佔到了當地公共財政支出的50%以上。

  據北京市財政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韓杰介紹,2012年北京市教育、醫療、社會保障、三農等民生支出佔到整個財政投入的七成以上。

  按照財政部的統計口徑,財政用於民生的支出主要包括以下領域:教育、科學技術、文化體育與傳媒、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住保障、農林水事務、城鄉社區事務、節能環保、交通運輸等方面。

  安徽省財政廳廳長羅建國說:“2012年,安徽省民生支出3161.2億元,增加553.8億元,增長21.2%,佔全省財政支出近80%。”

  河北省近幾年用於民生方面的支出逐年遞增,保障和改善民生得到了進一步加強,2012年達到3115.5億元,佔全部支出的77.5%。據河北省財政廳廳長邢國輝介紹,河北公共財力優先保障和改善民生,狠抓了保障性安居工程等10件惠民利民的實事好事。

  2012年,雲南公共財政預算民生支出為2615.3億元,佔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73.2%,是當地有民生支出統計數據以來最高的一年。山東省去年的民生投入佔公共財政支出的56.10%,總量達到了3310.85億元。(王明浩  葉  琦  楊  柳  王雲娜)

 

(責任編輯:喬雪峰、李海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