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有哪6處重大修改?【3】--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政府工作報告有哪6處重大修改?【3】

2013年03月19日07:4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原  文】 報告第三部分中關於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健全資源性產品價格形成機制”。

  【修改后】 “健全資源性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生態補償制度”。

  【關鍵詞】 生態補償

  不能讓保護生態者吃虧

  【專家點評】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  魏后凱

  將生態補償機制加入政府工作報告十分重要。事實上生態補償機制這幾年很多文件都提到了,但是一直推進緩慢,難度較大,涉及到方方面面利益,也涉及到既得利益的再分配。此次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說明對生態補償機制的重視,今后將會加大推進的力度。

  建設生態文明、保護生態環境是全社會十分關注的問題,而建設生態環境的一個核心就在於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生態環境是公共產品,保護生態環境產生的主要是生態效應和社會效應,而沒有更多經濟效應。比如,一個地區把水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好了,受益的不僅僅是這個地區,而且能讓其它更多地區受益。所以,如果沒有建立起生態補償機制,生態環境保護是不能帶來經濟效益的,也很難持續下去,很可能出現雖然“山清水秀”,但是依然“貧窮落后”的情況。但是,如果這個地區破壞了生態環境,雖然短時間內會帶來經濟上的收益,但是生態環境的惡化將對其它周邊地區產生很大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享受到生態環境帶來好處的周邊地區,就應該對這個地區進行經濟補償。

  生態補償可以有不同途徑,既可以是通過中央財政撥款,也可以通過橫向補償,即環境受益地區對其進行補償。比如,張家口地區保護了生態環境和水資源,北京等周邊地區享受到這樣的好處,就可以通過中央財政,北京等周邊地區受益地區對其進行經濟補償,使得張家口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老百姓的收入得到相應的提高,才不會出現“山清水秀,貧窮落后”的情況。

  (本報記者  周小苑整理) 

  【原  文】 第三部分的關於“要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中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修改后】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關鍵詞】 公平正義

  強調公平正義很有必要

  【專家點評】 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副院長  梁迎修

  根據全國人大代表審議和全國政協委員討論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國務院對政府工作報告進行了認真研究和仔細修改。針對“要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內容,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后增加了“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表述。這樣的修改非常必要而且意義重大。

  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越來越重視通過法治途徑來解決中國發展中遇到的許多難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被寫入國家根本大法,成為治國的基本方略。在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過程中,我們要時刻倡導對社會公平正義的維護,因為社會公平正義正是法律所要追求實現的基本價值之一。有法諺雲:法是善良公正的藝術,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程度是判斷一個國家民主法治水平高低的重要評判尺度,因此對社會公平正義的強調能夠為民主法治建設提供正確的價值導引。此外,歷史經驗一再表明,民主法治是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有效途徑。法律依憑其自身的規范性和強制性能夠成為實現正義的有效手段。通過民主科學的立法程序,可以對權利和利益的公正分配以確立正義的標准﹔通過嚴格公正的法律實施,可以有效地保障和貫徹正義。

  總之,法律在本質上有著追求和實現正義目標的價值取向,法律的特殊品格也使它能夠成為維護和促進公平正義的最可靠的保障。因此,政府工作報告的修改符合民主法治建設的客觀規律,對於民主法治建設的順利開展和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意義重大。

  (本報記者  周小苑整理) 

 

(責任編輯:李海霞、劉陽)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