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裝水水質國標不及自來水:測菌仍按蘇聯標准(圖)【5】--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瓶裝水水質國標不及自來水:測菌仍按蘇聯標准(圖)【5】

2013年05月02日07:39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檢測之疏】

  重金屬等指標半年檢測一次

  瓶裝水出廠前,大多隻檢測感官、微生物等指標,對於重金屬、有機物等更多的指標,往往半年才檢測一次。

  隻檢測少數標准

  即便這些企業標准都符合國家規定,出廠的產品能否真正合格,也存有疑問。

  以可口可樂雲南公司的上述企業標准為例,該企標規定了22項水質指標,但在產品出廠前,並非22項指標全都一一檢測。例如企標中嚴格限制的砷、鉛、溴酸鹽等重金屬指標,只是作為“型式檢測”,半年檢測一次,或是在更改配方、更換設備等情況出現后才必須進行檢測。

  在記者獲得的多份企標中,關於檢測,大多是類似的情況。不少企業在產品出廠前,隻需檢測感官標准、微生物指標等少數幾項。

  廣東一家飲料生產企業的品控室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記者,大多數飲料企業的生產都是以“不吃壞肚子”為標准,因此對於微生物指標的把控最為嚴格,而其他諸如重金屬、有機污染物等方面的檢測,大多數企業都沒有檢測能力,隻能定期向質監部門送檢。

  趙飛虹說,國家對於作為瓶裝水企業的實驗室要求很簡單,一般隻需要配備做檢測生物的顯微鏡,濁度儀等等就可以。隻有一些大企業才可能配備比較高級的儀器。

  瓶裝水質量堪憂

  中國地質科學院一位不願具名的學者向新京報記者介紹,目前市場上諸如礦物質水,天然水都存在一定質量隱憂。他認為,礦物質水是人為添加礦化劑,能不能添加,添多少,缺少研究。

  張書芳,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共衛生研究所所長。他對市場上瓶裝飲用水溴酸鹽(潛在致癌物)含量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礦泉水的合格率僅50%,礦物質水合格率為66.7%,山泉水為71.4%。

  目前中國市場上包裝水整體質量如何?新京報記者就標准、檢測等相關問題向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等部門和機構發出採訪函,截至發稿時,這些單位尚無回應。

  拿著手中的瓶裝水,黃越有些遲疑,自己每天喝的瓶裝水,能保証是安全健康的嗎?他希望有一天,自己不用再研究國標、化學元素等專業問題。

(責編:李海霞、劉陽)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