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研究員:我國收入差距應控制在40倍以內--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財政部研究員:我國收入差距應控制在40倍以內

2013年08月19日08:19    來源:京華時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財政部研究員:我國收入差距應控制在40倍以內

  原標題: 城鎮化最難在人的城鎮化

  分析當前國內經濟形勢,主要看點在九個方面:總體形勢、物價、消費、投資、進出口貿易和投資、城鎮化、收入分配、房地產市場、金融市場。其中,城鎮化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在城鎮化的三個層次中,人的城鎮化難度最大。而收入分配改革則是當前最根本性的改革,此次收入分配改革的一個重大突破,就是讓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

  □總體形勢

  GDP增速下滑

  從2009年第四季度開始,我國GDP增速進入下滑區間,一直下滑到2012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略有好轉。下滑的原因有幾個:一是實體經濟的產出增幅大幅度下降,特別是我國整個工業增加值的增速大約隻相當於2007年的70%到75%﹔二是虛擬經濟繁榮,資金向虛擬經濟領域集中,必然導致實體經濟融資困難,企業不再重視產出的擴張,也不重視結構的優化和生產設備的改造。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對資產經濟進行相應的引導和調控。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現在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從6.7%提高到13.3%,不良貸款率從3.7%下降到0.96%,為什麼可以這樣?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資本報酬的提高。

  近幾年,企業的運行很艱難,但溫州市場的融資年利率可以高達64%到70%,為什麼?正是因為資產價格的上漲。很多企業在進行設備、廠房等固定資產投資時,根本沒指望通過銷售產品回收投資。比如建一個新廠,要競拍地皮、建造廠房、購買設備,所有這些投資通過地價上漲就已經回收了。這種情況下,企業在進行經營決策時,思考的都是可變因素的影響,保証企業在融資成本、土地成本、勞工成本等幾大成本高速上升的情況下,還能平穩運行。一旦把資產以及資產升值的空間卡死,企業就會面臨固定資產回收問題,必將通過大幅提高商品價格來回收資產,這將使企業的競爭力下降。如果企業因此倒閉,就會形成大量不良貸款。

  □城鎮化

  擴內需的最大潛力

  城鎮化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任務,也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農村村民變成城鎮居民后,要完成生產工具、生產場所和居住場所的再投資,城鎮化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可以使當年的投資提高約2萬億。農民轉變成市民后,邊際消費傾向會明顯提高。

  城鎮化還伴隨著要素配置效率的提高,能直接煥發出內涵式增長。我國改革到現階段,能煥發出要素生產效率的空間有兩個,一個是城鎮化,一個是壟斷行業改革。

  城鎮化包括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業的城鎮化,即原來務農的到城市裡務工﹔第二個層次是居的城鎮化,即過去生活在農村的現在要生活在城鎮﹔第三個層次是人的城鎮化,即從農民的屬性轉向市民的屬性。

  我國現在52.6%的城市化率,其實是業的城鎮化,而且是初級階段,因為連同工同酬問題都還沒解決。業的城鎮化是最容易解決的城鎮化,到第二階段,解決居的城鎮化就很難了。按照農民工現在的收入沒有能力在城市安家,需要城市給這些新市民安排保障性住房,這時城市所支出的成本就會遠遠大於所獲得的收益。

  到了人的城鎮化,難度更大,要使所有公共產品真正體現出公平的屬性,城市的付出會非常大,甚至遠超經濟成本。比如,入學問題、高考問題、就醫問題,這些問題往往不是經濟問題,還具有權利屬性或社會屬性。如何彌補這些成本虧空呢?可以讓一部分居的投入轉變到人的投入上,最好的方法是讓農民在農村的財產也具有財產屬性,這樣他就可以賣掉財產,多承擔一部分自己城鎮化的成本。

  收入分配改革有別於收入改革

  收入分配改革是當前最根本性的改革,但在理解上有誤差,把收入分配改革理解成了收入改革。收入分配改革瞄准的不僅是居民問題,還有改革環境問題。我國的改革起步於收入分配改革,之后在生產領域出現了承包制、股份制,在交換領域出現了價格雙軌制、價格自由化。1997年以后,收入分配改革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責編:吳曼琳、李海霞)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