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種自己的地,賺別人的錢
2007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成都市成為全國城鄉統籌綜合改革配套試驗區。此后,成都明確了新一輪農村產權改革綱領—“還權賦能”,即不僅把農村集體土地的使用權、經營權還給農民,而且把由此派生出來的轉讓權,也還給農民。在農地確權的基礎上,土地可以流轉,土地指標可以交易。
鶴鳴村是成都農村產權改革工作的最早試點村。在領到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証后,該村農民將1000多畝土地租給了一家名為通達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企業。農民每家每年根據流轉土地的多少,能收到一千到幾千塊不等的土地租金。同時,一部分農民還能進入公司打工掙錢。“種自己的地,賺別人的錢”是當地村民對這種生產方式的總結。
天津·宅基地換房
所謂“宅基地換房”,就是農民自願以其宅基地,按照規定的置換標准,無償換取小城鎮內的住宅,遷入小城鎮居住。2007年3月份起,天津市津南區葛沽鎮開始嘗試“宅基地換房”。目前“宅基地換房”還在繼續推進,葛沽鎮下轄的25個行政村,隻剩下少數幾個村還沒有被政策覆蓋。
李利佳(化名)是當地一位普通農民,政策實施后,他家145平方米的宅基地不僅置換到了一套面積約為150平方米的住房,而且獲得每人15平方米的住房獎勵、每人8000元的搬遷獎勵以及總共6萬余元的建筑物、裝修及附屬物評估價值。
嘉興·兩分兩換
2008年4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將嘉興市作為全省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地區,實行“兩分兩換”方案,將宅基地與承包地分開,搬遷與土地流轉分開,以承包地換股、換租、換保障,推進集約經營,轉換生產方式﹔以宅基地換錢、換房、換地方,推進集中居住,轉換生活方式。
厲以寧教授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十八大結束后不久,他帶領調研組到浙江杭州、嘉興、湖州三市進行土地確權的縣做調研。土改前要丈量土地進行確權,在嘉興,農民發現,新丈量后的耕地面積比原來增加了20%,高興地放鞭炮慶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