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解決問題的前提和關鍵。”王豐昌說。
然而,根據惠普3月16日發布會的口徑,顯然,惠普對此事目前的處理方式是:承認售后出現問題;未明確承認其產品存在質量硬傷;避談召回。
3月12日,王豐昌和他的聯盟正式向國家質量監督和檢驗檢疫總局提起行政申訴,要求對“惠普筆記本電腦的質量展開調查,並下令該公司購回或更換原告購買的據稱存在問題的筆記本電腦,以及賠償原告的損失”。兩天后,國家質量監督和檢驗檢疫總局正式受理申訴並組織開展調查。
王豐昌介紹,這次事件涉及惠普四十多個型號的筆記本電腦,目前聯盟每天新增投訴消費者高達400人。
2“質量門”背后
事實上,惠普筆記本電腦質量問題由來已久。
早在2009年11月,國外著名售后質保提供商SquareTrade在長期跟蹤3萬台筆記本電腦(包括輕薄型上網本)之后,曾發布過一份筆記本電腦的故障率報告。該報告稱,在過去兩年內,華碩筆記本電腦的故障率不足10%,東芝、索尼、蘋果筆記本電腦的故障率也都低於平均值。而惠普、宏?、戴爾等品牌筆記本電腦的故障率高居前列。其中,惠普筆記本電腦的2年與3年故障率均為第一,分別為16%和25.6%。
再來看看中國市場的情況。易修(中國)筆記本電腦維修連鎖機構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專門從事筆記本電腦保外維修的企業。其總經理李浩告訴記者,在其每月經手維修的筆記本電腦中,惠普的絕對數量是最大的,“2008年、2009年,尤其是夏天,基本都是顯卡溫度過高、主板被燒。”
“筆記本電腦顯示屏黑屏或閃屏可能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機型設計缺陷引起核心部件過熱,就有可能引發上述現象。”他說。
顯然,對於惠普這樣的大廠商來說,技術問題按道理不應該是它的“瓶頸”和門檻。但是,如果不是客觀技術不達標,那麼問題又出現哪裡?
上述人士對記者透露稱,目前像惠普、戴爾、華碩這樣的PC巨頭,盡管它們都擁有自己的生產基地,然而,除了一些中高端產品自己設計研發並負責生產外,越來越多的中低端產品線已經挪移給代工廠商。尤其個別系列的低端產品和貼牌產品,從研發、設計、配件採購,到最后的生產,幾乎由代工廠商全權負責。
這些生產商為了壓縮成本,常常傾向於選擇使用較為廉價的材料和配件。而產品設計出現紕漏的情況也屢有發生。一款新品最終上市誠然要經過樣機檢測,但是短短幾天的檢測期很難讓這些設計缺陷和質量缺陷徹底暴露。
顯然,作為PC業老大的惠普在此方面也未能幸免。相反,由於自身較大的市場份額和出貨絕對數目巨大,這些問題暴露得更加集中。
鴻海、廣達、仁寶、緯創、英業達都是惠普的代工廠,相關配件廠多達千家。惠普稱這些問題都在其綜合整頓計劃中。
這家成立於1938年的公司,在進入中國市場的二十多年來發展迅速,業績斐然。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