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纺织企业的账本(经济聚焦·十八大热点·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一家纺织企业的账本(经济聚焦·十八大热点·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

——江苏鼎盛丝绸有限公司经营生态调研报告

本报记者 林丽鹂 姚雪青

2012年12月04日05:1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1米素绉缎的成本算下来需52元左右,比销售价51元多了1元钱,这还不算房租和机器折旧费等固定成本。因此,只做常规产品企业一定亏本

  与2003年相比工人的工资涨了2000元,企业不断用先进机器替代落后机器以减少工人数量,应对工资上涨

  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为11%,其中2.5个百分点是给担保公司的,然而丝绸产业的平均利润率仅有3%—5%,中小企业实际上一直在给银行和担保公司打工

  制图:张芳曼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发达稳健的实体经济,是增财富、强国力的基础。但是,自去年以来,在宏观经济增速下滑的压力下,伴随着劳动力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以及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攀升等因素影响,实体经济经营难、盈利难、融资难等问题进一步发酵。当前,实体经济究竟情况如何?本报记者深入调查了两家中小民营企业——江苏鼎盛丝绸有限公司、辽宁抚顺高科电瓷电气制造有限公司。今天首先刊登来自江苏鼎盛丝绸有限公司的调查报道。

  苏州吴江,自古被称为“丝绸之府”,吴江的盛泽镇更是以“日出万绸、衣被天下”而闻名。

  10多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盛泽抓住机遇,承接了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转移过来的装备技术,实现了传统丝绸纺织产业的进一步现代化。在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后,随着外贸复苏,国内需求增加,盛泽纺织业迎来了2010年8月到2011年9月的“小阳春”。然而从2011年下半年到2012年,随着国际需求的减少,国内经济增速的下滑,盛泽,这座纺织小镇的实体经济又一次面临着考验——这次的危机还能化为机遇吗?

  成长要有自己的节奏,一些纺织企业前两年扩大产能太快,面对订单急剧减少,生产线一下子就停了

  鼎盛丝绸有限公司是盛泽的一家中型民营企业,员工200余人,年营业额八九千万元。就是这样一家并不很知名的公司,在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深化的时候并购了百年丝绸企业苏州东吴丝织厂,值得一提的是英国戴安娜王妃婚纱所用的真丝塔夫绸就是定购于当年的东吴丝织厂。鼎盛靠什么收购了东吴呢?

  2005年鼎盛仅有64台有梭织机,年产量72万米,厂里没有一台先进的剑杆织机。2007年,引进了4台新的进口剑杆织机,年产量95万米。2008年,又增加2台剑杆织机,年产量达145万米。

  2008年东吴丝织厂的全部真丝制造设备包括120台有梭织机和35台剑杆织机,比鼎盛的设备总量还多。然而,国际金融危机让很多依靠出口订单的老厂子一下子断了活路。鼎盛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建华说:“危机的时候是收购的好时机,挺过来就好了。”

  收购完成后,鼎盛并没有把所有的机器都推向生产线,而是挑选了部分优良的机器继续投入使用,其余的被淘汰或者变卖。2009年鼎盛的年产量达到200万米。

  即使在2010年的纺织业“小阳春”,只要开工就有钱赚,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鼎盛也没有迅速扩大产能,而是致力于引进和改造新机器。2010年年产量达240万米,2011年提升至260万米,预计今年产量可达280万米。“引进先进织机,不仅可以保证产品不被市场淘汰,还可以替代一部分劳动力,来对抗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吴建华说。

  2012年上半年,吴江区一些纺织企业由于前两年扩大产能太快,面对外贸订单急剧减少,有些生产线一下子就停了下来。“我们逐年扩大产能是为摊薄企业的厂房等固定成本,但从不一下子突然提高产能,成长要有自己的节奏,否则就失去了对企业的控制力。”吴建华说。

  现在只做常规产品就一定会亏本,但又不能不做,不开工亏得更多

  像鼎盛这样的中小工业企业在盛泽有2500多家,中小工业企业纳税占全口径财政收入的比例为50.8%,中小工业企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约为70%。可以说中小企业的运行情况直接关系到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走在盛泽镇的马路上,经常能看到来来往往的货车上装着一捆捆白色的坯布。盛泽本地人顾先生说:“盛泽的产品主要以化纤丝、白坯布、里料为主,价钱低廉,处在‘为他人作嫁衣’的被动状态。”盛泽的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生产这些附加值低的产品,利润空间狭小。

  企业家对利润是最敏感的,吴建华算了一笔细账,以每米销售价51元的常规产品14654素绉缎为例:原料109克,市场价39.42元,约占产品成本价的75%;人工成本合6.5元,约占13%;电费1.5元、炼费0.8元,约占4%;需缴纳国税1.12元、地税0.76元,约占4%;财务费用2元,约占4%。算下来成本需52元左右,比销售价51元还多了1元钱,这还不算房租和机器折旧费等固定成本。“现在只做常规产品就一定会亏本,但又不能不做,厂房在那、机器在那、工人在那,不开工亏得更多。”吴建华说。

(责任编辑:刘军涛、乔雪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