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路/
管理和營銷成決定性因素
盡管不少大商場內已難覓兩面針的蹤跡,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出差採訪過程中,仍在不少酒店見到了兩面針的牙膏產品。
湖南省郴州市南苑大酒店就是兩面針的“客戶”之一。該酒店的辛經理告訴記者,“我們是和一些(兩面針)代理商合作,以前沒用過,由於很多客人反映產品還挺好的,所以從幾個月前開始在用。”
據她介紹,在郴州當地的一些店鋪中,她沒怎麼見過兩面針的牙膏產品,但在南苑大酒店周邊,還有其他幾家酒店在用。
兩面針一位區域經理告訴記者,目前公司20多個牙膏單品現在正逐步向終端發展,也就是賣場,“外企進來之后強調終端市場。就目前情況來說,困難和壓力肯定是有的。市場要做起來,不可能一下達成多高的成績。”
剛參加完廣交會的兩面針員工陳季華(化名)對品牌復興充滿自信。他向記者表示,“這一次 (廣交會)收獲很大,總收入超過前面三屆的總和。”
馮建軍認為,牙膏主要是靠營銷做起來的,關系到營銷策略和渠道推廣能力,包括整合傳播,廣告怎麼投,宣傳如何推廣,渠道分銷如何組織。但這一切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組織系統的建設和管理,尤其是總經理和決策班子有沒有權力,有沒有現代的企業管理制度。
日化業資深人士王雁認為,兩面針遲早會被收購,“因為資產質地比較優良,現金流隨時可以很豐富。”
張兵武也表示,“我覺得被收購也是個思路。現在如果很難再有突破的話,(被收購)也未嘗不可。最關鍵是它願意賣,有誰去買?”
事實上,近期以來,平安旗下的上海家化收購兩面針的傳言一度甚囂塵上。
柳州市國資委李先生對此表示,目前他尚未聽說過此類消息,但他同時表示,“國內品牌被收購,有時候也是無奈之舉。國際企業在資金、研發、品牌推廣和廣告等方面有優勢,外企實力很雄厚,市場開放之后,國內品牌自身的抵御能力不夠。其次,國家對國內一些老品牌也沒有太多的保護措施。”
馮建軍堅持認為,重新營銷起來的話,兩面針是有機會的,關鍵在幾方面:一是管理的主導力量,如果還是國有企業固有的一套,決策的隨意性隨機性很強,不是以市場為導向,企業很難做什麼﹔第二是需要以市場為導向的具體管理者,比如企業的首席營銷負責人,品牌部和市場銷售部肯定要引進一批高水平的人才。所有管理系統和營銷系統都要重建深度,挖掘自己以前的品牌資產和渠道資產,推出優化價值,未來(年產銷量)過5億(支),過10億(支)也是有可能的。
“兩面針能不能起死回生,再創輝煌,關鍵在於上層鏈條能不能擺順,在市場營銷上能不能與時俱進這兩個方面。”馮建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