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百姓錢袋更鼓 收入倍增怎樣實現【2】--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民生三問·十八大熱詞①)

讓百姓錢袋更鼓 收入倍增怎樣實現【2】

對話人 :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 蘇海南 本報記者 白天亮

2012年11月19日07:5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二問 靠什麼實現增一倍?

記者:到2020年實現收入翻一番,您認為有必要從哪幾方面著手推進呢?

蘇海南:實現居民收入倍增,是在做大做好蛋糕的基礎上分好蛋糕的過程,需要全方位推進、多方面配合。

首先,在經濟建設方面,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加快城鎮化進程,實現創新驅動等等。這是做大做好蛋糕的根基。

其次,在社會建設方面,要如十八大報告所說的實現高質量的就業,讓收入倍增有崗位基礎。同時要下大力氣提升廣大勞動者的知識水平、技能水平,使勞動生產率進一步得到提高,這既是“兩個同步”的固有內容,也將為城鄉居民收入倍增提供人力資源的支撐。還有,加快城鎮化進程,讓農民更順利轉變為市民,也有利於促進居民收入倍增。

第三,就是抓好收入分配。要進一步調整和完善相關政策措施,讓城鄉居民收入倍增有制度保障。

在一次分配領域,應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標准,更好地保護低收入者權益。“十二五”規劃已經提出年均增長13%,這意味著到“十二五”末最低工資標准5年接近翻了一番。要建立健全工資支付保障機制,保証勞動者工資的足額按時發放。還要建立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推行工資集體協商,讓職工和企業實現利益共享,使工薪勞動者收入增長打通穩步向上的通道。對農民增收也要研究和實施新的更多措施。還要想辦法多渠道增加居民的財產性收入等等。

在二次分配領域,加大財政對社會保障和其他民生建設的投入,繼續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合理提高社保水平,完善政策體系並抓好落實。

記者:回顧過去10年的城鄉居民收入變化,我們注意到,農村居民收入雖然增速不小,但增長了10年還比不上10年前城鎮居民的平均水平。您認為如何大力推動農村居民增收?

蘇海南:我們要承認,雖然城鄉收入差距有縮小的趨勢,但總體上差距仍然偏大。

我國糧食已實現九連增,農產品價格在連續明顯上漲后正逐步趨於穩定,因此通過擴大農產品銷售收入來實現農民增收,未來空間不大。這就需要通過科技進步和規模化實現農業增產增效增收,通過農民技能提高和拓寬增收渠道來促進農民增收。同時,還應健全農業補貼等支持保護制度。

更重要的是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過去10年,農民增收的四成多來自工資性收入的增長。因此,未來我國也要大力促進農民轉移就業,提高城鎮化水平。目前我國城鎮化率剛過50%,如果到2020年能提高到60%多,將間接促進農民至少增收10個百分點。

三問 收入差距如何縮小?

記者:收入倍增不代表人人倍增。有人擔心,倍增實現不難,但如果差距不縮小,恐怕百姓不會滿意。您認為縮小收入差距,當前應從哪些方面入手?

蘇海南:最重要是“提低”、“調高”。

我認為“提低”主要有四方面:

一是普遍提高農村居民的收入。

二是提高城鄉貧困居民的保障標准。目前我國的扶貧標准已提至2300元,接近國際標准,今后還可以逐步上調至世界銀行1.25美元/日的標准。城鄉低保標准、失業保障標准也應適時提高。

三是提高企業退休人員的退休金。我國已進行了“八連調”,基本翻了一番。但要承認,橫向比這部分群體的收入比較低。今后應考慮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的退休金。

四是提高中小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中一線勞動者的收入。在工資勞動者中,這部分人群收入一直偏低。在加強培訓、推進工資集體協商以促進其工資增長的同時,還有必要改善此類企業的生產經營環境,幫助解決融資難,加大對他們的減免稅費力度,讓這些企業能夠生存發展,有能力給員工漲工資。

“調高”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調節部分壟斷行業企業的偏高收入。對此應標本兼治,打破壟斷,在資源配置上向公開公平規范發展,避免誰輕易地以低價甚至無償地佔有資源、獲得暴利。在此基礎上再用經濟手段調節其高收益,然后再調控其薪酬總額和水平的過快增長。

二是調節部分高管的偏高收入。近年來,國家對央企負責人的薪酬管理制定了一系列規范,目前存在“自定薪酬”、水平偏高的主要是一些地方國企和某些央企的二、三級公司,這應當是下一步規范的重點。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確定機制也應更加完善,內部制衡機制要進一步健全,確定過程應更加公開透明。

三是調節某些社會群體的偏高收入,首先要加強銀行的監管、財務會計制度的管理,摸清其收入底數﹔同時規范他們的灰色收入,打擊非法收入。在此基礎上,再通過個人所得稅調節其過高收入。在條件具備時,通過開征產稅、遺產稅、贈與稅等方式來調節其過高收入。

 

(責任編輯:聶叢笑、喬雪峰)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