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11日08:43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亚洲开发银行总裁黑田东彦认为,虽然受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亚洲经济虽然也出现了减速,但有望于2013年回暖。按照黑田的分析,如果不切断通缩与日元升值的恶性循环,日本企业的竞争力将无法得到提升。为此,黑田认为日本银行(央行)必须表现出目标必达的坚定信念。
黑田东彦 1944年生于日本福冈县。1967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进入大藏省(现财务省)。1971年完成英国牛津大学经济学硕士课程。曾任财政金融研究所长、国际金融局长等职,1999年~2003年担任财务官。2003年出任内阁官房参与,同年开始兼任一桥大学研究生院经济学研究科教授。2005年出任亚洲开发银行第八任行长,2011年连任。黑田总是奔走于世界各国,很少出现在位于菲律宾马尼拉的亚洲开发银行总部。 |
问:您如何看2013年的亚洲经济走向?
答:2012年的增长率虽然会低于2011年,但我预测,在2013年,亚洲经济会逐渐回暖。
在雷曼危机发生的2009年,亚洲经济实现了大幅增长。2010年和2011年也维持了高增长率,但进入2012年后,经济进入了调整期。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是其主要原因。欧洲经济陷入负增长,以欧洲为最大出口对象的中国自然也出现了出口增幅骤跌的情况。
在亚洲,对华出口比重大的国家和地区不在少数。日本和韩国以及东盟都在向中国出口半成品,在中国组装后再出口。因此,如果中国的出口停滞,多少会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
印度则存在其他因素。受到设备投资减少、烧荒开垦的影响,印度的农业如今也处于低迷之中。
但就整体而言,我认为亚洲经济还是呈上扬趋势。不过,2013年能否恢复到与2011年相同的水平现在还不好说。
问:有看法认为亚洲经济的发展速度将会放慢,您的意思是亚洲经济其实还很强劲?
答:“其实”这个词用的很准。虽说发展速度有所下降,但2012年中国的增长率依然维持在7%左右,今年还有可能恢复到8%的水平。即使加上增长低迷的日本,整个亚洲的增长率也在6%左右。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亚洲的增长率一枝独秀。如今整个世界经济增长的一半以上都来自亚洲。
亚洲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亚洲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2013年增长率还会提高。所以“亚洲经济持续低迷”的说法,我觉得有失偏颇。
问:或许是15年前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残留的影响吧。
答:1997年的情况与现在完全不同。发生亚洲金融危机之时,韩国及东南亚各国的经常账目平衡都是严重赤字。所以泰国的房地产泡沫首先破裂。导致之前从外国流入的资金纷纷出逃,泰铢汇率下跌,货币危机扩散到了整个亚洲。
而现在亚洲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经常账目平衡都为黑字。银行部门也得到了强化,外汇储备也在不断增加。受雷曼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在2009年出现了二战后的首次负增长,贸易额出现了最大跌幅。这虽然对倚重出口的亚洲各国和地区也造成了重大打击,但并未导致亚洲金融危机那样的事态。这一次,低迷出现在欧洲,跌幅很小,只要略做调整,明年估计亚洲就可以转向复苏。
当然,就20年、30年后的超长期来看,亚洲各国和地区的增长率应该会逐渐下降。发展中国家富裕起来之后,增长率自然就会像发达国家一样放慢。即便如此,在亚洲,低收入国家还依然存在,高速发展的主力军会由这些国家来担当。因此我预测,就整个亚洲而言,高速经济发展还会持续。
问:因为中日关系恶化,意识到中国“一边倒“有风险的日本企业越来越多。
答:中国的人均收入已经突破4000美元,接近5000美元。中国幅员辽阔,在沿海地区工资飙升的同时,内陆和西部还有很多低收入地区。虽然迁往这些地方也是可行之举,但与沿海地区相比,这些地方的物流网络和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就这一点而言,印度和东南亚国家的工资还比较低,港口设施也已经完善。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这些地区的条件可以说得天独厚。
从长远来看,中国的增长速度会逐渐放慢,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中国转向东南亚、南亚的趋势估计今后还将持续。这一变化不是暂时性的现象,也不仅限于日本企业。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为了分散供应链风险,应事先意识到业务集中于一处的风险。亚洲其实是灾害多发地区,死于自然灾害的人数,亚洲地区占到了整个世界的8成。而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约6成,所以亚洲的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算高的。
原因是亚洲的人口密度大,沿海地区和大河大川流域居住着大量人口。工厂也建在人口聚居区,容易受到台风和海啸的影响。而且,亚洲东部有从日本延伸至台湾、菲律宾的环太平洋火山带,西部则有阿尔卑斯、喜马拉雅造山火山带从印度尼西亚周边经印度北部直通土耳其。这些地区不仅地震频繁,而且各种灾害都容易发生。
因此,从分散供应链的角度来看,对于跨国企业而言,业务集中于一国的风险巨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重新审视中国一边倒也在情理之中。
问:黑田行长曾多次对“中等收入陷阱”敲响警钟。
答:众所周知,中南美国家几乎都是中等收入国家。停留在低收入国家阶段的只有海地等极少数。但从中等收入国家中摆脱出来,达到富裕国家水平的只有智利。最近,巴西和墨西哥的经济虽然已经回暖,但距离发达国家还有距离。
在亚洲,除了日本,高收入国家和地区依然只有“四小龙”。也就是韩国、香港、台湾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的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还没有超过1万美元。虽说文莱的人均GDP接近4万美元,但这是因为该国石油资源丰富而且人口稀少的缘故。其经济结构与中近东国家一样依赖石油出口,所以不应该与四小龙等同视之。
其实,低收入国家成为中等收入国家并非难事。工资低、劳动力富裕的国家只要招揽劳动密集型产业即可,如果是石油和铁矿石等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只要出售矿产,就能成为中等收入国家。越南和印度如今已经成为了中等收入国家,今后,孟加拉、柬埔寨、缅甸估计也将跟进。
但从中等收入国家向人均收入超过1万美元的高收入国家攀升并非易事。亚洲有近50个国家,在二战结束60年多年来成为高收入国家的屈指可数。因此,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能否避开中等收入的陷阱就成了关注的焦点。
问:在审视亚洲的近未来时,您认为企业经营应该是怎样的状态?
答:所有产业领域都只有提高附加值一条路可走。这不是只针对制造业和服务业,农业也是如此。
人们常说日本农业的竞争力差,日本的工资水平高,一般来说,种植谷物的竞争力低是理所当然。因此,日本不能一味种植农作物,而是要提高品牌号召力,使价钱卖得更高。这样就可以提高农户的收入。
就这个意义而言,我现在关注的是旅游业。无论是低收入国家还是高收入国家都拥有旅游业。究其原因,是因为各地旅游景点的内容各异。有的地方可以游览历史名胜古迹,有的地方可以欣赏自然风光。举例来说,瑞士这个世界收入最高的国家依然把旅游业视为重要产业。也就是说,只要能够提高附加值,即使工资水平高,也可以获得足够的利润。
人们都说日本的名义工资没有涨,但实际工资其实是在上涨。扣除人口的减少,人均GDP的增长程度与美国和欧洲基本相同。
从日本整体来看,GDP的确增加缓慢,但考虑到人口和劳动人口的减少,大家其实都在全力以赴。因此,日本的未来并非前景黯淡,为提高附加值而开发新技术和新市场将变得愈发重要。
正因为如此,政府为企业强化创造环境才显得尤为重要。进一步放宽对于农业和服务业的限制虽是必要条件,但归根结底,切断日元升值与通缩的恶性循环才是首要问题。企业按照一定的计划投资,如果日元汇率飙升,之后再遭遇通缩,投资的前提条件就会崩溃。这样企业就无法安心开展业务。政府与日本银行的确有必要团结一致,终结日元升值和通缩的恶性循环。
问:应当采取怎样的金融政策?
答: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表明必将战胜通缩的强烈信念。
例如,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RB)实施了三次量化宽松政策,在QE3中更是宣布在经济回暖、失业率降低之前无限量收购MBS(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欧洲中央银行(ECB)的OMT(直接货币交易)也承诺只要接到请求,就会为遏制国债价格下跌,无限制购买该国国债。像这样表达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意志非常重要。
日本现在需要的应该是战胜通缩。那么,物价上涨达到什么程度就可以说是战胜了通缩呢?有人说是“2%足矣”、有人说“大概需要3%”,像这样的技术性讨论数不胜数。但我已经重复了很多次,其重点是日本银行要在解决问题之前展示使出全身解数的态度,取得市场的信赖。
问:日本银行已经把“中长期物价稳定的目标”设定在了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
答:但日本银行完全没有做出承诺。市场看的是有没有承诺。例如“一年内实现目标”、“实现不了就辞职”之类。市场关注着承诺的有无。现在就算拿出预期,也不会有人相信。
日本的通缩已经持续了近15年,就算说“今后物价将以1%为单位上涨”,也不会有人相信。中央银行虽然设想着各种技术手段,但重要的还是要明确战胜通缩的目标,为实现目标采取所有必要的措施。
物价逐年降低是反常现象。因为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中,只有日本如此。这种现象对企业发展的阻碍很大。
问:可以说黑田行长您是通货膨胀目标论者吗?
答:我并不是坚定的目标论者,但是,如果通缩长此以往,盲目地鼓吹战胜通缩,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恐怕毫无意义。因此,包括使下跌的物价水平恢复到什么程度在内,做出明确的承诺应该是有必要的。
当然,从基本上来说,金融政策最好具备灵活性,在确定政策时,除了物价之外,还要考虑到经济形势、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之类。因为现在即使与欧美相比,日本的金融机构也是最健全的。要说最大的问题是什么,那无疑就是战胜通缩。
问:关于日元汇率,有人担心政府过分干预市场。
答:汇率与实体经济分离是不正常的现象。在宏观经济整体之中,汇率有其合理水平,如果背离这个水平,对经济而言并非好事。因此,即使说日元应该贬值,但一旦贬到1美元兑换1000日元,日本经济就将无法维系。一味推崇日元升值或是一味推崇日元贬值都不符合经济逻辑。
就当今宏观经济的实际情况来说,现在的汇率明显不合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承认日元的价值受到了高估。虽然有人说日元持续升值有利于进口,但现在的日元升值水平确实过高。不断重复通缩、日元升值、通缩、日元升值的恶性循环,这才是日本经济的问题所在。(日经技术在线!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