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中日技术产业信息网

【企业研究】华为:“疯狂工作”企业的真容

2014年02月17日08:50    

【相关新闻】

扎根“干上100年!”——在中国造“日本船”

日企财报佳绩,一大贡献来自中国市场

英特尔:脱离PC,发挥“优势”

平井一夫就索尼出售VAIO和分拆电视机业务作详细说明

索尼发布2013财年Q3财报,将转让PC分拆电视

华为总部(广东省深圳市)的面积相当于42个东京巨蛋体育场。照片上只是整体的三分之一

“研发失败我就跳楼”——席卷通信市场的华为的历史,就是从创始人的这一句话开始的。在文本中,记者将通过在当地的采访,为您揭示华为鲜为人知的经营方法。

出生在吉林的刘强(29岁)毕业于大连交通大学,2008年进入华为。虽说该公司的严格管理在学生之间早已人尽皆知,但即将步入社会的刘强“最渴望的是经验”。刘强坚信,作为能横扫世界无线通信设备市场的企业,华为是能使自己大幅成长的地方。最终,他通过了录用率为7.5:1的竞争,成功进入华为。

上排左起依次是总部展厅的“专利墙”、总部数据中心、生产通信设备的松山湖工厂(东莞市)的工作场景,下排是主力产品“Ascend”系列智能手机以及为总部的4万员工提供伙食的员工食堂

“艰苦奋斗”的精神

结束为期3个月的实习,刘强被分配到了西非的科特迪瓦。虽然起初不知道这个国家在哪,但对于年轻的员工来说,派驻新兴市场国家并不是什么稀罕事。觉得“和同事一起应该没有问题”,刘强没有多想就接受了任命。

可去了没多久,刘强就发现自己想得太简单。在快要向通信运营商交货的时候,他连续好几天住在办公室,吃不好也睡不好。生活环境十分恶劣,常常有同事患上疟疾。就连中国人最重视的春节,六年中也只回去了一次。

尽管如此,刘强依然留在了西非,支撑他的,是完成困难业务时的成就感。华为一直鼓励员工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与同事同甘共苦冲破难关的喜悦,一次又一次地帮助刘强顶住了工作和生活环境带来的压力。

销售额达到2400亿元

华为1987年诞生于广东省深圳市,熟悉通信行业的人都知道华为是开发无线基站等设备的厂商,是“手机行业的无名英雄”。但近年来,以低价格为武器实现发展的“世界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的名号更加响亮。甚至有人说,在智能手机即将全面普及的新兴市场国家,华为蕴藏的潜力超过了三星和苹果。

在华为以电话交换机为主力产品的1990年代,该公司抓住了固定电话在中国农村普及的潮流,从2000年开始,又凭借面向欧洲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基站业务,成功扩大了业绩。该公司前段时间发布消息称,华为2013年的销售额达到了2380亿~2400亿元。

然而,如同奇迹般的飞速发展也令某些国家怀疑,华为与中国的党政军是否存在某种特殊关系,对于这一点,本文将在后面进行介绍。从华为拿来证明清白的企业信息来看,其展现在世界面前的,是极其独特的利润分配和民主治理(公司治理)机制。而这也正是该公司竞争力的根基。

远赴西非的刘强之所以能在艰苦的工作环境坚持下来,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其工资“大约是在其他公司上班的同学的两倍”。在刘强看来,“最能刺激员工积极性”的,是华为从创业之初沿用至今的员工持股制度。通过这项制度,刘强持有公司的股票,分红达到了年收入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分配给员工的股票数量取决于其业绩和职务,这也为刘强提供了晋升的动力。

“中国有句古话叫‘财散人聚’,意思是分享财富能够聚集人才”,华为的三名“轮值CEO”之一、兼任副董事长的胡厚崑这样解释该公司20多年来坚持采用员工持股制度的目的。

(责编:值班编辑、庄红韬)

新闻查询  

新闻回顾

      搜索

推荐新闻区

商务部明起对三国进口浆粕征收最高达50.9%的临时税

产业/经营更多>>

能源/环境更多>>

机械/汽车更多>>

数码/IT更多>>

电子/半导体更多>>

工业设计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