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2月20日08:55
【相关新闻】
2014年1月,欧盟委员会提出了2030年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方案。同时还公布了可再生能源普及目标、节能对策的思路以及排放权市场改革方案等。本文将为大家解读该方案的具体内容。
气候和能源政策目标概要
欧盟委员会于1月22日,在全球率先发布了2020年以后的温室气体(GHG:Green House Gas)减排目标(资料1)。
资料1.欧盟委员会发布2030年气候和能源政策目标 |
左起依次是欧盟能源专员欧廷格、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欧盟气候行动专员赫德高(出处:欧盟委员会) |
针对欧盟境内的碳排放水平,提出了“到2030年,比1990年减少40%”的目标。同时还提出了“可再生能源在欧盟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不低于27%”、“在对进展缓慢的现行指令进行审查后探讨节能措施”、“重组欧洲境内排放权交易制度(EU-ETS),使之成为CO2减排的主要手段”等方案(资料2)。
资料2.欧盟委员会的2030年气候和能源政策 | ||
项目 | 2030年目标 | 当前 |
GHG减排 | 40% | 18%(2012) |
可再生能源普及率 | 不低于27%(电力占45%) |
12.7%(2012) 电力占21%(当前) |
节能 | 日后研究 | 节能率:5.2%(2011/2005) |
可再生能源燃料 | 4.7%(2010) | |
EU-ETS改革 |
实施市场稳定储备机制 削减率:2.20%/年 (2021~) 排放权价格:?35 |
排放权冗余 削减率:1.74%/年 (~2020) 排放权价格:?5(当前) |
投资与效果 |
年均投资?380億 与节约的燃料费基本抵消创造就业 |
能源成本增加 |
今后的日程表 |
2014/3下旬召开欧洲理事会在下次峰会前敲定 |
在2015年的巴黎峰会上正式决定 |
(出处)根据欧盟委员会的资料等制作 |
欧盟现行的减排目标是2007年制定的“在2020年之前减排20%”。该目标与“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达到20%”、“能效提高20%”并称为“3个20%”计划,分派给了各个国家。与现行目标相比,新目标是更严苛还是变得宽松了?乍看之下很难判断。
减排40%相当具有震撼力。但另一方面,对于可再生能源,原本应该是达成40%减排目标必不可少的措施,这次定下的目标却并不高,而且,节能方面也没有提出具体的数字。由此可见,欧盟是要把目标锁定在减排上,目标的实现则要依靠排放权交易。但这也催生了一个疑问:人为设计的排放权交易制度是否可靠?
温室气体减排40%的意义
40%这个数字本身看上去不小。但实际上,这个数字介于环保积极派与环保保守派各自的主张之间,甚至略低于平均值。能源相关产业和高耗能行业的主张是35%,环保NPO等组织则主张减排50~60%。德国提出的主张是50%。最后,因为各方在35%和40%之间争执不下,新政策的发布只得延期。
考虑到可实现性、实现需要的成本、长期CO2减排目标(在2050年之前减排8成以上)等因素,欧委会把目标定在了40%。这个数字只是欧盟境内的措施,如果加上CDM(清洁发展机制:用在发展中国家实施的CO2减排抵扣本国排放量的制度)等境外减排,数字还要更高。
总体来说,这个目标令环保派十分不满。主张55%的绿色和平组织表示,减排40%只能勉强使升温幅度控制在2℃以内。WWF主张减排55~60%,该组织表示,要想把升温控制在2℃,还必须同时实现可再生能源占45%和节能40%。
现行的“在2020年之前减排20%”很容易达成。欧委会的资料显示,减排20%的目标已经实现,到2020年,减排可达到25%。雷曼危机引发的欧洲经济危机伴随的能源需求衰退、来自境外的排放权采购、可再生能源的普及等起到了明显效果。
可再生能源目标倒退?
那么,对于“在2030年之前,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不低于27%”的数字,又该如何评价?即便是按照宽松的条件估算,该比例也可以达到23%,所以目标并不算高。德国、比利时、葡萄牙、意大利等国已经要求制定更高的目标,并分派给每个国家。英国、波兰等国则反对制定国家目标。英国在能源政策上遭遇失败,波兰紧抓着煤炭不放,二者的态度十分强硬。
现行目标是“在2020年之前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20%”,到2012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了13%。虽然在热、燃料领域的普及进展迟缓,但在固定价格收购制度的推动下,可再生能源在电力中的比重越来越高,目前已经达到了21%。在新目标中,可再生能源在电力中所占比重的目标为45%(资料3)。
资料3.欧盟可再生能源比例的现状与预期 |
(出处)欧盟委员会(2014年1月) |
在支持按国家指定再生能源目标的一方看来,实现CO2减排重在积累。单纯通过排放权交易进行减排的措施缺乏实效性,境内与环境相关的投资和技术等无法实现积累。而且,支持派还强调,设定较高的目标可以促进就业、向全世界推广新技术。欧洲风能协会估算,如果目标设定在30%,可以创造56万个就业岗位。技术竞争力就是国家之间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