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官員揭賣地財政:像辦印鈔廠 沒錢賣地就行【5】--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地方官員揭賣地財政:像辦印鈔廠 沒錢賣地就行【5】

2013年05月23日08:28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搞賣地財政是老公公馱兒媳婦,吃力不討好

  記:不公平的既得利益當然需要調節,但有一個問題是,誰該來充當裁判員?按照你的說法,地方政府也是既得利益者之一。

  華:這就是賣地財政的最大問題,它扭曲了政府職能。因為政府本來是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的,政商分開是前提。現在政府去拿地賣地,整天琢磨別人的地,怎麼低價拿來、高價賣出賺錢,就把自己搞成了生意人。全世界搞賣地的隻有我們大陸和香港,但香港賣的全是政府的官地,而我們賣的是從農民那裡倒手來的地,當別人看到你政府那麼一倒手,就賣出那麼大的價錢,人家心裡能平衡嗎?就像裁判員下場踢球,這能公正嗎?不可能公正,你給多少人家都說你不公正。

  記:一提起城鎮化,大家最頭疼的問題的就是土地財政。但很多人覺得,政府征來的地,轉手一拍賣就賺幾倍甚至幾十倍,利益這麼大,土地財政根本撼不動。

  華:這恐怕未必。當年軍隊武警和執法機關經商辦企業,那利益也很驚人,但危及到執政的基礎,說禁止退出不就擰過來了嗎?而且客觀地說,現在人們往往看到的是政府拍賣的商住土地賺了大錢,但政府使用的土地,商住隻能是一小塊,還有大量產業用地,基礎設施用地,綠化帶等公益用地,那些都要貼錢,此外還有大量的幾通幾平的基礎設施建設費用。前些年土地收入基本是拆遷補償、基礎設施建設和淨收益各佔三分之一,這幾年補償飆升,政府賣地淨收益急劇下降。

  現在輿論一方面渲染地方政府賣地賺了大錢,一方面又抨擊地方政府債務深重,不可持續,這二者其實是相互矛盾的。真賺了大錢還會還不了債?但是政府自己不中立,就是真有苦衷也沒人理解。所以我一直說,許多東西別看表面堅固,其實不是不能改,因為不改政府自己越來越不合算了。政府搞賣地財政就是老公公馱兒媳婦,吃力不討好。便宜沒佔多少,背了很大的黑鍋,人人喊打,值嗎?

  記:說到土地財政導致的債務黑洞,現在有統計說有十幾萬億,你怎麼看?

  華:我看還不止這麼多。我在講課時,一個市長就跟我說:我的前任借了一屁股債,上了好幾項工程,領導覺得他有能力,老百姓說起來也承認面貌變化大。他現在被提拔了,我來當市長。我每年苦干去還債?那誰能理解?所有人都會認為我沒本事,我每年怎麼在人代會上向上下左右交代?所以我隻有借更多的錢,也干幾件體面的大事,盡管這樣窟窿會更大。他說,華老師,不是我推諉責任,這個體制要改得從上面開始。

  還有一些領導對我說,正職還好些,多少還有點選擇的余地,那些當副職、當部門頭的就更沒辦法了。新書記來了要上新項目,張口就訓人:別跟我說沒錢,別人、別的地方怎麼有錢?沒本事辦要你們干什麼?可搞錢哪裡那麼簡單,銀行又不歸地方管,每年稅收增長那點是有限的,還要吃飯,招商引資也不那麼容易,工業項目引來了前幾年還得免稅讓利,搞來搞去也隻有靠土地賣錢,用土地向銀行質押換錢。甚至有地方官員對我說,如果沒有賣地收入和土地融資,全國絕大多數地方政府立馬破產。

  你說這種情況下他怎麼會去調控房價,屁股決定腦袋嘛,地產和金融泡沫就這樣被吹起來了。另一方面,這也造成城鎮化的成本直線上升,農民進城安居越來越難,而政府還在陷入越來越嚴重的債務泥潭。這是絕對不可持續的,也是舊的傳統的城鎮化道路走不下去、必須改革轉型的原因。

(責編:喬雪峰、聶叢笑)

相關專題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