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這一座座的“快遞山”中,說不定就有你的寶貝哦
河南商報記者 侯建勛/攝
河南商報記者 盧艷艷 王艷艷
“雙11”創下了銷售神話——天貓銷售額達191億元,這背后產生了9000多萬件訂單。
這幾天,全國數十萬名快遞員,都奔波在路上送快件。河南2萬余名快遞員,也在夜以繼日地忙碌。
因競爭加劇、用工成本增加等原因,目前,單件快遞利潤下降了10%。
概況
河南快遞從業人員約2萬人
每年快遞業增速20%
網購狂歡日“雙11”剛過,人們陸續開始收到網購貨物。
來自阿裡巴巴的消息,此次“雙11”,天貓當天產生的訂單多達9000多萬,突破世界電子商務交易紀錄。
在河南申通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麗看來,“雙11”期間,不少快遞公司的業務量呈50%、100%的增長,去年“雙11”剛過,他們就開始著手備戰今年“雙11”。
和申通一樣,韻達也早早進行了准備。“前期鄭州韻達在買車、加人,以及場地的規劃等方面,都做好了准備,車輛、派收等做的儲備基本上翻了一番。”鄭州韻達快遞公司總經理董明奇說,11月12日當天,韻達快件基本上達到平常的一倍,但快遞員隻比平常多送了三分之一,因為儲備的人一下都用上了。
中國快遞協會沙迪副秘書長給河南商報記者算了筆賬,目前,全國每天快遞行業社會運力處理量是1800萬到2000萬包裹。預計3天能夠完成中轉,末端配送將延續到5∼8天…
“河南快遞從業人員大概2萬人,每天的出件量應不低於100萬。快遞業發展每年增速20%。”對河南快遞業現狀,劉麗這樣描述。
疑問
“雙11”增加人手那麼多
平時如何消化這部分人力?
“雙11”,天貓、蘇寧、京東等各大電商平台集體備戰,不少快遞單位更是緊急招兵買馬。
在趕集網上,河南商報記者看到,申通、圓通、韻達等快遞公司在鄭州的分公司都在招聘快遞員,月薪基本不低於3000元,一家名為鄭州中誠速遞的公司,給出的月薪為5000元~8000元。
鄭州申通有關負責人李先生表示,為備戰“雙11”,他們公司操作場地從原來的3000平方米擴大到10000平方米,新增15輛應急車,裝卸工和內勤新增200人。
那麼“雙11”這個快遞高峰過后,這些人力物力怎麼辦?不是浪費嗎?不少人有這樣的疑惑。
劉麗告訴記者,其實,備戰的很多人裡面會有一部分鐘點工,按小時計費,這些人,一部分是高校物流專業的學生,快遞公司跟學校、學生提前都溝通好一天的報酬等。
另外,也會提前找三四家專門培養勞工的公司,如果人員真緊張,就讓這些公司提供,這些人則主要負責裝卸車、拉貨等。
“也就是說,在旺季,我們隻用多付錢即可。”劉麗說,比如今年的中轉,他們專門布置了30∼50人的空缺,一旦出現人手緊張,立即有備用的人頂上。
利潤
用工成本增加 單件利潤下降10%
在河南省快遞行業協會秘書長張虎林印象裡,這兩年,快遞業用工成本在上升,目前鄭州市的快遞員每月工資大概在3000元左右。
“競爭厲害,用工成本增加,單件利潤下降了10%。”鄭州韻達快遞公司總經理董明奇說。
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今年5月份的郵政速遞招股書,清晰地顯示了這兩年用工成本的變化。在招股書中,運輸費用和人工成本是公司的主要成本項目,2009~2011年,該兩項成本在公司營業成本中的佔比逐漸上升,從54.6%上漲至61.83%。
劉麗也坦承,因為用工成本上升,利潤會受影響。
媒體報道指出,事實上,快遞企業對電商業一直是愛恨交加。一方面,為電商遞送是很多民營快遞巨頭的主要收入來源,“四通一達”五家主要民營快遞為淘寶遞送的包裹量,已佔各自所有包裹量的70%,而另一方面,為電商遞送本來就利潤微薄,因促銷帶來的貨量瞬間爆發,甚至可能會使遞送成本激增50%~70%。
事實上,每單數十元的快遞費也不完全為快遞公司所有。28歲的張女士在鄭州經營一家網店,她告訴記者,賣家還要和快遞公司進行快遞費分成。
“我的出貨量不大,10元的快遞費,我自己要分成2元,大一點的公司,會給快遞公司壓價到6元。”
和賣家分成,也使快遞公司損失了很大一塊應得的利潤。
“快遞業未來的發展,第一要拼服務,第二要拼業務量。”董明奇說,現在快遞單件利潤下降了,但量上去了,公司總利潤不受大的影響。
探討
快遞變慢遞,電商自建物流遇考驗
快遞利潤受影響,一些快遞公司進一步投資新建網絡的空間被限制,一些消費者會遭遇“快遞”變“慢遞”的無奈。
看到此,一些大的電子商務網站開始嘗試自建物流以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2009年開始,京東商城就宣布投入 2000萬元注冊了自己的配送公司自建物流體系。今年“雙11”前期,申通停止向京東倉庫發貨,也再次印証了快遞電商之間的矛盾。
今年“雙11”期間,電商自建物流開始接受考驗。
易迅網有近5000訂單出現送貨延緩,配送延遲率在3%左右,而其配送總監也表示,將向消費者進行賠付。
業內看法:
不少業內人士並不看好電商自建物流,“運營一套物流體系成本並不低,如果只是運送自己網站的物品,在投遞量不能保証的情況下,盈利存在問題。”鄭州一快遞公司的負責人說。
劉麗則認為,電商和物流應該進行良性競爭合作,因為一旦因快遞出了問題而影響用戶體驗,電商則可能面臨退貨和用戶流失的問題,線下的快遞服務決定著線上銷售的最終效果。“現在我們和天貓等合作,建議將活動錯開,不用非集中在一天搞活動,這樣快遞的整體運營將更暢通。”她說。
未來
河南將建全國性快遞集散交換中心
滿足2015年前快遞發展需要
不管怎麼說,劉麗和很多業內人士都認為,快遞市場是一個朝陽行業。
業內預計,“十二五”期間快遞業年均增速將在20%以上。申通快遞市場總監夏祖彬說:“10年以后,申通每日業務處理量可能將是現在的10倍。”
“河南地處中原,有四通八達的地理優勢。鄭州距周邊省會城市的距離,多在600公裡、800公裡……很多東西第二天就到了。”
劉麗說,看到這個優勢,沿海一些大的電商,正在逐步向中原地區遷移,申通園區,就有幾家淘寶電商入駐。
今年又有一系列好消息傳來。鄭州成為聯邦快遞首批在國內獲准的8個城市之一﹔日本最大的物流企業日本通運,打算在鄭州籌備建立一個分公司﹔河南省制定20條優惠政策,在航線航班補助、市場開拓獎勵、機場使用費減免補助、用地保障、融資擔保、通關檢驗、高端人才引進等方面予以支持。同時,作為全國唯一一家綜合性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城市的鄭州,將正式開始實施“E貿易”。
通過河南省保稅物流中心搭建的多方交易平台,把國外商品的倉庫前移至保稅中心內,實行“境內關外”的保稅政策。這樣大大節省河南的網購一族網購的時間成本、物流成本,並且質量也有了保障。
目前,河南還在推進中原航空物流的建設,未來,鄭州將成為中原航空物流中心和樞紐。劉麗說,這些都將推動河南快遞業的發展。
省郵政管理局有關負責人還透露,目前在國際物流園區,規劃了一個全國性快遞集散交換中心,爭取明年能開工建設,建筑面積約達50多萬平方米。完工后,預計每天能處理600萬左右快件,滿足2015年前快遞發展需要,緩解快遞壓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