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07日16:11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新闻链接】
本连载围绕平板电脑,主要介绍EMS(电子制造服务)和ODM(原始设计制造)行业的最新动向。上次介绍了全球最大的平板电脑企业——美国苹果公司的产品受托生产的动向,此次我们来看一下苹果以外的企业,即美国微软公司、亚马逊公司及谷歌公司的平板电脑受托生产情况。
【微软】Surface预测失误不断
2013年1月下旬,一份有关平板电脑动向的报告震惊了EMS/ODM行业。该报告指出,微软自主品牌平板电脑“Surface RT”上市后第一个季度的实际销量可能只有23万台(图1)。23万台是平板电脑中极低的销量。
图1:试用微软平板电脑“Surface RT”的顾客 Surface RT在中国上市的第一天即2012年10月26日,中国最大的家电量贩店苏宁电器的上海浦东第一店的情况。尽管是上市首日,但客人很少。 |
这一点可以从与苹果的对比中看出来。苹果于美国时间1月23日公布的2012年10~12月供货量来看,“iPad”系列的总供货量达到了2286万台。在配备7.9英寸液晶屏的“iPad mini”上市之前,因消费者对9.7英寸的“NewiPad”(第3代)及“iPad 2”持观望态度,2012年7~9月的销售十分低迷,即便如此,iPad的供货量仍达到了约1404万台(表1)。如果上述报告中的数字属实,就意味着Surface RT与iPad的销量存在“两位数之差”。
定价过高导致销售欠佳
腾讯科技1月28日报道称,算出23万台这一数字的是美国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分析师海瑟·贝利尼(Heather Bellini)。贝利尼在2013年1月下旬公布的投资者报告中严厉指出,“Surface RT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完全失败’”。作出销量仅为23万台的预测之后,贝利尼再次强调,“微软的首款平板电脑已经失败”。
微软2012年6月发布了配备新操作系统“Windows 8”的平板电脑“Surface Pro”和基于ARM架构的Surface RT(图2)。微软虽在智能手机等方面落后于人,但在个人电脑操作系统方面仍然拥有绝对份额,该公司涉足平板电脑市场,被认为是“打倒iPad”的最有力挑战者,在市场和iPad生产被EMS企业——台湾鸿海精密工业公司(通称:富士康)垄断的EMS/ODM行业,富士康的竞争对手也对微软寄予了高度期待。
图2:微软的平板电脑“Surface Pro” 配备新操作系统“Windows 8”,发布于2012年6月。 |
台湾经济报纸《工商时报》于微软发布Surface的第二天,即2012年6月19日报道称,台湾和硕联合科技公司(Pegatron)独家获得了该终端的组装订单。而且,该报援引与和硕存在合作关系的台湾部件厂商(以下称供应链厂商)的话说,订单规模最少也有100万台。
微软于Surface RT上市之前的10月16日公布了该产品的价格。附带触摸盖的32MBWi-Fi(无线LAN)机型为599美元,这一自信的定价与苹果的第3代iPad相同,市场非常担心“因价格过高而卖不动”。
台湾《经济日报》(2012年10月17日)也报道称,微软对台湾供应链厂商等提出了2013年第一季度之前供货量达到400万台以上的要求。该报纸称,台湾市场预测2012年第四季度Surface的供货量为200万台左右。但微软认为该产品会在2013年2月上旬中国春节之前一直保持畅销,于是向供应链厂商订购了超过市场预测值的产品。这一消息显示,微软对平板电脑的销售颇有信心。
机壳成品率很低
但Surface RT刚刚上市两周多,就出现了生产跟不上的报道。最先报道这一消息的是《工商时报》(2012年11月13日)。该报援引台湾供应链厂商的话说,2012年第四季度和硕联合科技的供货量仅为约200万台,低于微软的订购预测量。
该报列举的生产跟不上的原因是机壳成品率低。《工商时报》援引供应链厂商的话称,为Surface RT供应机壳的是深圳的中南创发公司(CNinnovations)。成品率无法改善,再加上产能本来就不大,该公司很难大量供货,这成了阻碍供货的绊脚石。
后来,又有很多观点指出,除了成品率低之外,Surface RT的价格高于谷歌的“Nexus 7”及苹果于2012年11月2日上市的iPad mini等竞争产品,也是供货量难以增加的主要原因。
以上原因叠加在一起,使Surface陷入了打击性的销售低迷状态。于是12月底开始有消息称,微软决定放弃Surface RT的第一代机型,于2013年第二季度投放第二代产品。
第一代产品上市前就出现了第二代产品的传闻
《工商时报》(2012年12月26日)报道称,和硕联合科技公司等台湾供应链厂商已开始为获得第二代产品的订单与微软展开谈判。而且,决定投放第二代产品的微软向和硕等台湾供应链厂商发出通知,第一代Surface RT与预定2013年第一季度投放市场的Surface Pro的合计订购量将减少至50万~60万台。该报还称,Surface RT的第二代液晶屏为8.6英寸,小于第一代的10.6英寸,第二代Surface Pro的液晶屏为11. 6英寸,比第一代大一些。
微软于美国时间1月22日宣布,将于2月9日在美国和加拿大开始销售第一代Surface Pro。尽管在第一代产品上市之前就传出第二代产品的消息有点奇怪,但和硕内部人士有人指出:“出现这样的声音,表明生产Surface的ODM及部件供应商等台湾企业对Surface的销售非常失望。”
《工商时报》介绍说,关于Surface的台湾供应链厂商,除了和硕之外,机身和内置于扩展触摸盖中的键盘由群光公司(Chicony)供应,薄膜触控开关(MTS)由科嘉公司(KOJA)供应,触摸面板由宸鸿公司(TPK)和洋华公司(YoungFast)供应,连接器由正崴公司(Foxlink)供应。
到本文发稿时,Surface Pro已经上市。因可以运行微软的招牌应用软件“Office”等Windows应用,市场对该产品充满期待。但因价格高达899美元,比竞争产品iPad和Surface RT都要高,所以市场的多数观点认为,产品销量无望大幅增长。
但是,关于和硕、宸鸿及正崴三家企业,EMS/ODM行业的观点是,因为从苹果获得了iPad mini的大宗订单,所以因Surface订单减少而受到的打击比较小。这反映了平板电脑领域的现状,那就是iPad的人气依然火爆,供应链厂商因是否拿到该产品的订单而存在天壤之别。(日经技术在线!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