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持續增長動力充沛【3】--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股票頻道

中國經濟持續增長動力充沛【3】

上海証券交易所資本市場研究所

2012年11月08日10:04    來源:中國証券網-上海証券報    手機看新聞
[編者按]資本市場的表現與實體經濟的運行情況息息相關。正確地分析和理解市場,首先需要正確地分析和理解實體經濟運行。近日,上海証券交易所資本市場研究所完成了相關研究報告,報告認為,中國經濟持續增長動力充沛,一系列新的制度紅利正待釋放,中國經濟中長期增長潛力巨大,前景光明。與之相應,中國資本市場一定會緊扣中國經濟的發展脈搏,實現新一輪質的飛躍。

  市場化改革開啟新三大制度紅利

  除了以上三大增長動力外,新的制度紅利的釋放也將繼續驅動中國經濟持續發展。從1978年開始的農村經濟改革以來,中國大體經歷了四次大的經濟改革,分別是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國有企業改革、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加入WTO。每次改革都是經濟增長速度下降到8%左右時推動的。原有經濟發展模式難以為繼,往往促使政府推動經濟改革。不同發展階段的改革所釋放的制度紅利都將賦予經濟新的增長動力。

  1、打破壟斷帶來的制度紅利

  目前,我國除了制造業領域民間資本參與程度相對較高外,服務業、採礦業、電力燃氣水公用事業部門國有企業投資仍佔據主導地位。另外,民間資本投資領域具有局限性,60%以上的民間資本主要投向了房地產和制造業行業,這不僅抑制了企業投資積極性,還加劇了產能過剩和經濟的不平衡性。未來打破壟斷,民間資本可以有更多的投資渠道,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2、金融改革帶來的制度紅利

  融資難已成為制約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而當前逐步開啟的利率市場化是解決這一經濟難題的金鑰匙。中國本輪經濟增長的上升周期啟於2001年加入WTO,而結束於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全球衰退。普遍的觀點認為,中國加入WTO,解決了中國產品市場問題,從而解決了產能過剩的問題,其實這僅僅是一方面,更加重要的是它解決了中國民營經濟的資金需求問題。但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外部資金的進入明顯減緩,資金成本迅速上升,中國民營經濟融資難的問題也隨之顯現出來,此時推行的金融改革將有助於解決這一融資難題。

  3、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制度紅利

  一國貨幣的國際化程度反映了該國的綜合國力。人民幣國際化將賦予中國在世界經濟和金融領域及其規則的制定方面更大的話語權,使中國在國際上具有更加強大、穩定的經濟影響力。而在本國經濟發展方面,人民幣國際化將成為中國經濟改革的巨大推動力。人民幣國際化后,貿易成本的降低,更平衡的經常項目盈余以及國內居民投資海外的更多機會,將促使我國經濟逐漸轉向內需-外貿並重的經濟模式﹔更多的企業因為人民幣國際化,會更多地“走出去”,進行海外投資﹔金融的市場化水平也將隨著人民幣的國際化得到提升,目前行政為主的管理手段所造成的資源分配扭曲將有效得到緩解,從而推動經濟更健康地發展。

  總之,未來改革帶來的制度性紅利將對經濟增長起到關鍵作用,改革推進有望使全要素生產率增速迎來新一輪增長,這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未來潛在經濟增長面臨中樞性下移的風險。

(責任編輯:呂騫、楊波)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