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IPO新規“打補丁”難防監管漏洞
暫停一年多的A股新股發行,在開閘伊始成為發行人、承銷商和投資者眼中的“唐僧肉”。盡管利益各方通過高價發行、老股減持和網下配售的“哄搶”行為,遭中國証監會緊急監管,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IPO新規“打補丁”短時間內恐難防監管漏洞。
新股發行成“唐僧肉” 發行人承銷商“哄搶”
截至1月13日,盡管還沒有一家擬上市公司完成發行上市的最后一個步驟﹔登陸交易所,但是停滯一年多的新股IPO,在開閘后儼然成為發行人、承銷商眼中的“唐僧肉”。
對於700多家排隊已久的擬上市公司來說,IPO重啟讓大家產生了沖動,高價發行股一個接一個。記者發現,在目前確定新股發行價的13家擬上市公司中,從事工業閥門設計、制造和銷售的紐威股份,發行市盈率居然高達46倍,而在其計劃挂牌的上交所,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僅為10倍左右。
紐威股份並非孤例,此次IPO重啟以來,擬上市公司高價發行成為普遍趨勢。記者統計發現,13家已經確定發行價的擬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高達33.7倍。
與此同時,此次新股發行體制改革中關於老股減持的新政策,也讓擬上市公司的股東們有了在上市前大舉套現的機會,發行人紛紛推出老股減持安排。IPO重啟以來,在已經進行新股申購的擬上市公司中,有9家公司在發行新股的同時,啟動了老股減持。9家公司老股減持金額總計達到31.6億元,而新股發行募集資金為29.7億元,股東在上市前的套現力度,超過了上市公司實質融資的規模。
對於一年多來少有進賬的券商投行部門來說,因為都沒有IPO項目收入,因此抓緊在馬年春節前做成一單IPO,似乎成為新股發行重啟送來的大禮,難以割舍。
上周因老股減持數額巨大而被緊急叫停的奧賽康,其承銷商兼保薦人中金公司,承銷與保薦費總計達到3億元。對於能拿到上市批文的發行人和承銷商來說,越早完成發行上市風險越少。
投資者“哄搶炒新” 難度超北京購車搖號
除了希望高價發行能夠迅速“致富”的發行人,以及盼望拿到巨額中介費用的券商投行,很多機構投資者甚至是個人大戶投資者,都希望借著新股重啟伊始的“熱乎勁”,參與“炒新”大賺一筆。
在首批完成發行申購的4隻新股當中,每隻新股都有三四百家機構投資者參與詢價,機構投資者的參與熱情令人吃驚。記者了解到,近期在北京舉辦的多場新股IPO路演,都吸引了眾多機構參與,場面較為火爆。在我武生物的詢價中,從每股15元到每股62元,竟然有499家投資機構進行了不同的價格申報。最終,這家公司的發行價定為每股40元,發行市盈率達39.31倍。對此,深圳一家參與新股申購的基金公司投研人士對記者說,按照以往的規律,新股發行重啟初期,很多新股可能會受到市場爆炒,因此很多機構都希望更多獲配新股。在1月9日晚間我武生物公布網下配售結果中,作為“批發”新股渠道的網下配售,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獲配有限,但部分個人投資者卻高比例獲配新股,也引發業內關注,有業內人士表示,一位普通投資者通過網上申購“打新股”的中簽率可能僅有1%,最多兩三千股,但如果是參加網下申購這樣高比例中簽,其中獲利的差距十分巨大,涉嫌利益輸送。
不僅新股網下配售爭奪激烈,網上申購即“打新股”更是火爆。在已經公布網上申購中簽率的4家公司中,中簽率最高的紐威股份“中獎概率”也僅為1.774%,而最難中簽的我武生物中簽率僅為0.568%。
設法規避監管政策 新規“打補丁”難防監管漏洞
面對此前証監會出台的新股發行體制改革辦法,“唐僧肉”是如何遭利益各方“哄搶”的?記者了解到,雖然上有監管政策,但利益各方也下有對策。
就在IPO重啟前,証監會曾表示,一方面“將推動老股東轉讓股票,增加單隻新股在上市首日的供應量。老股東轉讓股票的多少本身也反映其對公司價值的判斷,老股東賣得多,買方自然不敢報高價”﹔另一方面,“將把減持行為與發行價挂鉤,限制發行人定高價。如果定價過高,上市后一段時間內股價跌破發行價,發行人控股股東等責任主體需要按承諾自動延長持股鎖定期。”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場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等專家表示,面對証監會此前的限制,老股東在發行前就大肆減持,找到了規避限制套現的渠道。另外,因為老股東可以高價減持,也就不怕上市后減持與定價挂鉤,造成新股發行市盈率仍然高高在上。
對此,証監會於12日晚間緊急出台監管政策,採取對詢價路演、網下報價投資者進行抽查,並規范發行市盈率等辦法,希望給IPO打上“補丁”。
然而多家基金公司投研人士對記者表示,此舉雖然及時,但卻可能在短期內難以堵上新股發行政策中的一些潛在漏洞,其中如何將老股減持與新股發行協調監管將考驗監管層的智慧。同時,監管層還需要根據新股發行上市的全流程,對政策進行完善。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