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富懸殊會讓小康社會“打折扣”(網絡配圖)
按照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剛剛發布的數據,2010年中國家庭收入的基尼系數為0.61,比2000年官方公布的數據提高了近2個百分點,也大大高於0.44的全球平均水平。
盡管這個數據並不是官方認可的正式數據,對於其是否准確見仁見智,但在缺少官方公布的基尼系數的背景下,西南財大的數據,對於考察我國的貧富差距有著一定的參考價值。2000年,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中國基尼系數是0.412﹔2010年,統計局沒有正式公布數據,但那年年底發布的《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統計監測報告(2011)》中,曾隱晦地提到2010年的基尼系數,比2000年的數據“略高”。
中國的貧富差距有逐漸拉大的態勢,收入分配改革也不會變成社會的焦點話題。因此,在當前語境下談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真正具有現實價值的其實是:在貧富差距較大或者顯著的情況下,能否建成全面小康社會。
小康社會是一個人們極為熟悉的詞,對其熟悉的程度,也已經到了不假思索,僅憑習慣就可脫口而出的地步。可是,習慣性的隨口說出,往往也意味著不過腦子。對於什麼才是小康社會,至今也沒有一個共識性的概念。
簡單查閱相關資料,早在1982年黨的十二大就提出了“小康”的奮斗目標。1992年,鄧小平曾使用“小康”來描述中國式的現代化。2002年,中共十六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了“全面小康”的目標並概括了“全面小康”的內涵。國家統計局的《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統計監測報告》所使用的6個大方面指標,即根據十六大的概括內涵,同時又根據2007年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做了調整,最后於2008年6月正式公布。該方案由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生活質量等6個方面23個指標組成。其中,基尼系數列於第二大方面“社會和諧”中。
根據這份《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統計監測報告》,2020年基尼系數設定的標准值為小於或等於0.4。但在指標說明中,基尼系數允許的上界限值為0.5。按照統計局監測報告的數據,2010年中國全面小康實現程度已達80.1%,基尼系數的實現程度為79.8%。因此,這個全面小康實現程度,准確來說,是一個貧富差距不大之下的小康實現程度。
頗有意味的是,在《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統計監測報告》中,基尼系數列入“社會和諧”之中,在全部23個指標中權重為2,整個“社會和諧”的權重為15。很顯然,基尼系數從來就不是一個經濟指標,而是一個社會性指標﹔基尼系數關涉社會和諧,因此,基尼系數完全關涉建成“全面小康”的進程和實現程度。也不妨這樣說,基尼系數出了問題,“社會和諧”就會打折扣,“全面小康”也會打折扣。
貧富差距不是問題的實質,關鍵是貧富懸殊。如果對此不加以警惕和改變,它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將是一種威脅。
- 超六成網友支持個稅萬元起征 專家意見不一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瞻:明年收入分配改革有望提速
- 明年收入分配改革有望提速 稅制等改革將推進
- 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月內出台 專家:工薪收入不應收稅
- 中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速 或迎來實質性突破
- 做大中等收入人群或成收入分配改革突破口
- 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有望12月面世 或為原則性方案
- 多省市籌劃收入倍增計劃 西部省份2015年可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