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池信托:你接了哪一棒?
信托融資方拿到錢之后,一般會投資到自己所承諾的項目中去,但是市場上也會有融資方拿到錢后,沒有按照承諾投資,違規操作挪作他用,隻要最后能兌付本金利息便可。
市場上流行的還有“資金池”類信托產品——資金投資到多個項目中,期限上也各種錯配。投資者沒辦法查明自己購買產品的管理情況,隻知道時間期限和收益率。這樣的交易結構最早見於銀行理財產品,目前很多信托產品也在採用。
2012年10月,“資金池”類業務被監管機構窗口指導后,新的資金池信托產品發行受到限制,但是沒有叫停。
信托公司也不會停止此類產品的發售,因為“資金池”類信托對信托公司來說實在好處多多。信托機構的默認規則是:“資質差、有兌付風險的產品放進資金池。”當一款資金池信托出現問題時,信托公司可以發行另外一款產品融資進行補救。
可是,這種擊鼓傳花的游戲,遇到無人接棒,或者遭遇大規模贖回時該怎麼辦?
Tips:
購買信托注意要點
1.細看信托合同。
信托合同經過了信托公司的各種包裝后,你想在信托合同中挖掘出有問題的信息幾乎不太可能。但是你仍然可以通過信托合同來初步判斷產品靠不靠譜。在合同中,產品質押率、融資方背景和項目的資產負債表是你一定要看的地方。你要選擇融資方旗下產業多,可以保証有還款來源的﹔選擇項目資產負債率低的產品,此外還要注意資產中是現金還是固定資產等,他們的變現能力如何。最后還要在信托產品說明書中,查看抵押物的具體情況,如果是固定資產,查看抵押地塊的標號,對比周圍地塊的容積率和價格,了解地塊周圍的配套情況。
2.不要絕對相信信托經理。
買基金要看基金經理,但是信托經理的工作和基金經理的工作內容大不同,信托經理的工作是尋找項目,確定項目方資質,設計信托合同,包裝項目,最后交給公司打包出售,隨后要持續跟蹤項目的資金流向、進展情況等。在這一過程中,信托經理更像一個全程的產品選擇和設計人員,在信托經理的績效考評上,並沒有過於嚴苛的條款要求信托經理為信托產品的兌付承擔責任。而在項目選擇上,信托經理隻有初期篩選和提交資料的權限,產品做與不做,還要信托公司的管理層決定。
2012十大信托風險事件
事件一 吉林信托騙貸案
事件二 中誠30億礦產信托危局
事件三 中信信托三峽全通項目面臨兌付危機
事件四 地產信托抵押資產首現拍賣
事件五 華鑫信托應付利息違約
事件六 三無企業獲國投信托2億貸款
事件七 中融信托深陷鄂爾多斯地產泡沫
事件八 中信信托礦產類PE產品53%年收益或畫餅充飢
事件九 四川信托項目被第三方私拆銷售
事件十 山東信托信証合作集資疑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