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理財毒丸:去銀行辦理業務五大注意事項【7】--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遠離理財毒丸:去銀行辦理業務五大注意事項【7】

錢經

2013年02月05日15:46        手機看新聞

  毒丸在進門之后出現

  千辛萬苦把客戶請進來后,券商接下來最想做的就是從客戶身上獲得最大收益。按照現行的收費體系,隻有客戶頻繁、大量交易,券商才能獲得更多的佣金收入。

  於是,向客戶不斷提供市場變化的信息、種種投資建議,舉辦各種活動來活躍投資氣氛,基本上是每家券商都在做的事情。這些都還在合規合法的范圍之內,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毒丸”,誰讓証券業裡聰明人太多了呢。

  記者曾參加過一個券商營業部組織的活動。在一個周末,地點是一處小賓館的會議室,券商組織了上百個投資者,有些是已經在這家券商開戶的股民,有些則是其他券商營業部的股民。會議的主要內容是請一位博客點擊率很高的民間“投資大家”做炒股講座。記者了解到,這位投資大家也是該營業部的大戶,手裡據說有近億元的資金。辦這個講座,一個目的是吸引別的營業部的股民轉戶到這裡,另一個目的則是幫這個大戶吸引其他股民的資金做私募。因為大戶的資金增大后,交易量才能漲上去,這時候大戶賺私募管理費,券商賺交易手續費。作為回報,券商還會給大戶一定比例的手續費分成。

  這裡就隱藏著一個嚴重的問題,民間股票私募的投資風險很大,把錢交給別人炒股,賺錢了好說,賠了錢沒人會高興,近幾年因此產生的糾紛、官司不勝枚舉。個別券商為了自己增加交易量,卻在以股民的虧損風險為代價。而且一旦打起官司,更多是大戶承擔“非法集資”責任,券商則是“旁觀者清”。

  (文中李洋、范飛為化名)

  券商銀行駐點人員拉客話術

  由於券商銷售人員在銀行“駐點”的時間很長,所以銀行的普通業務他們會比較了解,銀行由於人手不足,也默許了他們的存在。他們往往會先為顧客服務,如拿號、解答問題等。一旦發現顧客有大額存款或有投資股票、購買理財產品的意向,他們就會主動與顧客攀談起來。例如:

  “最近股票做得怎麼樣?”“想購買什麼樣的理財產品?”“下次來提前給我打個電話,我幫您把號拿了,就不用排隊了。”

  如果顧客不拒絕,那麼,他們就會一邊熱心地指導顧客填辦業務的單子,一邊繼續吸引顧客的注意。例如:

  “最近有一款理財賣得挺好的,收益也不錯的”“如果您炒股的話,可以來我們營業部。您可以把手機號留下,我先給您發一些我們營業部資深投資顧問建議的投資組合”“您現在的券商沒什麼服務,佣金也高,也沒有適合您的理財產品,不如轉到我這邊來,我們這邊有最適合您的服務”。

  當然,如果你真的把手機號留下了,並且遇到了一個“好”的銷售的話,等待你的會有無盡的電話和短信。只是這其中的安全尺度,就需要讀者自己把握了。

 

(責任編輯:朱瑤、劉陽)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