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國建設成為富強的現代化國家,讓全國人民實現共同富裕,是共和國締造者們的心願。隨著30多年改革開放的推進,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同時也出現了行業、職業、區域收入差距不斷拉大的問題。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紛紛對此予以關注,尤其圍繞政府工作報告和國務院業已批轉的收入分配改革問題的方案積極建言獻策。
“最近有一份調查引起了網友的關注,月薪多少會讓你在相應的城市生活不恐慌?”
“我每月除去吃飯,交水電費、煤氣費,還有物業管理費等等,我自己來說就得花一千三四百塊錢。現在我已經到了老年階段,有高血壓,每個月還要付出一部分醫藥費,剩不了多少(錢)。”
目前,收入差距過大、貧富不均已經成為很多人所關心的問題。
對於這一點,上個月,國務院批轉了《關於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縮小貧富差距問題提出了解決辦法:通過“提高低收入”、“調節高收入”和“擴大中間收入”來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對此,“兩會”委員、代表紛紛予以關注。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改革發展研究院(海南)院長遲福林認為,解決收入分配問題應著力建設“橄欖型社會”。在他看來,收入分配方案中提出的“城鄉居民收入倍增”不應是貧富差距擴大基礎上的倍增,而是中等收入群體的倍增。為此,他建議明確提出到2020年中等收入群體倍增的目標要求,使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從目前的3億擴大到6億人左右。“我們現在的中等收入群體隻有23%左右,如果在現有利益格局下實現收入倍增,這個倍增的結果就是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所以在提出國民收入倍增之后,我們核心的問題就是能不能使更多的低收入群體進入到中等收入群體,也就是說從23%左右的中等收入群體,到2020年能不能提高到40%。”(記者 陳雨、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