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中日技術產業信息網

【太陽能電池新領域】(9)汽車“渾身”都可發電

2013年05月14日09:05    

【相關新聞】

【太陽能電池新領域】(8)建筑任何部分均可設置太陽能電池

【太陽能電池新領域】(7)巧設太陽能電池,住宅免布線之擾

巧用低溫發電技術,溫泉勝地兼獲發電收益

【太陽能電池新領域】(4)可織衣、可在暗處發電的太陽能電池也將問世

日本的《小型家電回收法》與《家電回收法》有何不同?

 

銷售房車的WhiteHouse公司事業部部長酒井裕二郎說:“近兩年來,(在車上)配備太陽能電池的顧客迅速增多,令人吃驚。”

作為房車的裝備,配備太陽能電池的比例日益升高(圖12)。WhiteHouse稱,其受歡迎程度僅次於暖氣設備,房車購買者約有3成選擇了配備太陽能電池。

圖12 房車領域需求驟增銷售房車等的WhiteHouse稱,希望配備太陽能電池的客戶增多。

在房車中配備照明燈、微波爐及電視等,要求具備與住宅相同環境的用戶在增多。而最近,希望在車內使用個人電腦的用戶也在增多。這是為了通過社交服務網站(SNS)實時報告正外出在何處。由於在房車上使用的電氣產品增多,對太陽能電池的需求增高。

WhiteHouse採用了韓國企業制造的薄型結晶硅太陽能電池模塊。這是因為,為了配合有一定弧度的車頂,需要將薄型模塊根據車頂形狀進行強力粘合。由於模塊不會伸出車頂,因此看上去比較美觀。

太陽能電池的最大輸出功率為100瓦,所發電力存儲在100安時的蓄電池中以供使用。太陽能電池銷售價格約為20萬日元。

酒井預測,太陽能電池模塊的價格將進一步下降。這是因為,他在參加海外展會等時,看到可設置在房車上的太陽能電池模塊種類大幅增加。以前薄型柔性產品較少,但如今在逐漸增加。

改善卡車燃效

除了房車,在卡車及私家車上配備太陽能電池也將普及。其中,ICL公司、日本福祿好富公司及三菱化學公司在卡車的裝貨台面上設置了太陽能電池模塊(圖13)。即便在發動機停止運轉時,也能利用太陽能電池所發電力,驅動設置於駕駛席處的空調,有助於改善卡車燃效。三家公司力爭在2012年度內向市場投放相關產品。

圖13 利用太陽能電池驅動空調

三菱化學等開發出了配備在卡車上的太陽能電池系統(a)。即使停止發動機運轉,也可驅動駕駛席的空調。因此有助於改善燃效。(b)。(圖:三菱化學)

太陽能電池模塊採用的是提高了耐震及抗沖擊強度,並實現了輕量化的結晶硅型產品。最大輸出功率為75瓦,外形尺寸為890毫米×680毫米×5.6毫米,重量為4.0公斤。在卡車裝貨台面上最多可設置24枚。這種情況下的最大輸出功率為1.8千瓦。

三家公司在卡車上實際配備1.2千瓦太陽能電池模塊進行實証實驗的結果顯示,1個月的平均燃效最多可改善0.3公裡/升。准備了款式及出產年份相同的卡車,對進行實際運營時的燃效進行了比較。結果顯示,通過配備太陽能電池,可將休息及等貨等怠速停止5分鐘以上的時間,削減50%左右,有助於改善燃效。

通過涂布進行配備

豐田汽車公司於2009年5月上市的“普銳斯”就是在私家車上配備太陽能電池的例子。在車頂配備了外形尺寸約為1065毫米×600毫米、最大輸出功率為56瓦的結晶硅型太陽能電池模塊。

利用太陽能電池所發的電力用於驅動換氣風扇。豐田最初還探討了用於為車載電池充電,但由於反復進行充放電會導致蓄電池劣化等原因,放棄了這一想法。

供應太陽能電池模塊的京瓷公司反復進行了汽車振動試驗。這是因為汽車車頂有一定弧度,單元彎曲應力會增大。為了解決這種問題,對密封材料等進行了改良。

今后,除了車頂,還需要在發動機罩及車門上配備太陽能電池(圖14)。所面臨的課題是太陽能電池的重量。如果太陽能電池較重,會導致燃效惡化,現有結晶硅型太陽能電池模塊1平方米重5公斤左右。三菱化學稱:“通過採用薄膜硅型太陽能電池及有機薄膜太陽能電池等,可將每平方米的重量降低到0.8公斤以下。”

圖14 在汽車車身上涂覆太陽能電池

三菱化學力爭在汽車車身上涂覆有機薄膜太陽能電池。(圖表:三菱化學)

而且,薄膜硅型太陽能電池及有機薄膜太陽能電池在結構上,如果改進單元設計,便可簡單地進行串並聯組合,易於高電壓化。因此,可無需使用DC-DC轉換器。並且,設置方法也可從現在的車頂一體型,改為粘貼或者涂覆。三菱化學計劃在2013年面向汽車廠商等,進行薄膜狀太陽能電池的樣品供貨。

三菱化學推算,如果在車頂、發動機罩及車門等處共設置5平方米轉換效率為10%的太陽能電池,輸出便可達到500瓦左右。年發電量為326千瓦時,如果是1千瓦時可行駛距離為10公裡的純電動汽車,每年可行駛3260公裡。如果能夠這樣利用太陽能電池較勤地充電,便可減少蓄電池配備量。由於蓄電池較重,因此削減配備量對於汽車廠商來說也很有吸引力。太陽能電池廠商目前正針對汽車廠商宣傳這一優點。(日經能源環境網 供稿) 

(責編:值班編輯、庄紅韜)

新聞查詢  

新聞回顧

      搜索

產業/經營更多>>

能源/環境更多>>

機械/汽車更多>>

數碼/IT更多>>

電子/半導體更多>>

工業設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