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綠水、豪車大宅、操著一口地道倫敦腔的白發英國管家﹔又或藍天白雲襯托的陽光海灘﹔又或乘游艇泛舟海上﹔又或漫步於壯麗的群山與碧藍的大湖﹔燦爛的星空下,在別墅的庭院裡舉辦篝火晚會……
諸多來自美劇和好萊塢電影裡元素,可以幫助國人勾勒對海外發達國家生活的想象,對於能夠掏出幾百上千萬移民的富豪們,自不待言,應該能在國外過著神仙般的日子。
對於華人在海外的生活,多年來,公眾也已從許多關於留學生、偷渡者亦或一部分技術移民的報道中了解到,海外乃至發達國家並非絕對的天堂,華人在那裡的生存都有自己的艱辛和酸楚。
但是畢竟這些人不同於那些走“投資移民”道路的富豪,富豪們的海外生活,理應和許多移民前輩大有不同。
從某種程度上,這沒有錯,同樣是前往海外,錢包裡有一堆私人銀行卡和過去懷揣全家東湊西借拼起來的幾百一千美金,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的生活。但是也不意味著有錢人到了國外就有多麼優越的生活。
寂寞的異鄉
“最好的,都在遠方和想象當中。”這句話來自一位曾移民加拿大的年輕人大騏,他談起多年的國外生活,意味深長地說起這句話。
在加拿大的法語區蒙特利爾,大騏也曾住著大宅,開著好車,享受著加拿大悠閑而固定的生活。房子自然比國內的大,如果在北上廣深,也不是簡單的有錢就能買得起那麼大的,車子的性價比很高,同樣的車可能國內貴出一倍。無論是人文自然環境,還是物質供應,一切都挺好的。但唯一的問題就是“孤寂”。
好山好水好寂寞,好煩好亂好熱鬧。這句戲言是在海外華人界用來總結國外和國內生活差異的。華人移民國外,無論年輕年老,有錢沒錢,孤獨這一關是注定難過的,只是程度高低而已。
如果沒有什麼大的經濟壓力的話,年輕移民者的普遍生活就是整天自己做飯,看碟,然后固定和幾個朋友到家裡聚聚,玩玩“三國殺”,打打游戲機,養養貓狗。
看似不錯,但和在國內特別是北上廣深這些地方一呼百應,每天“局不斷”、“新鮮事不停”的生活相比,確實有一種難言的寂寞。
對於萬青(化名)來說,在“大溫”(溫哥華)的一天是這樣開始的,早上睡到起床,悠閑地在家吃個午飯或約朋友飲個茶,下午見見朋友,下午茶,偶爾理個財,逛個街,約個晚飯,看個電影,回家。萬青是一位再典型不過的白富美,父親是上市公司的老總,自己年紀輕輕已經名下有10多家企業了—當然是挂職的。即使是在作為世界前沿的中國第一大經濟城市上海,萬青也是上流社會交際圈的一員,可謂“名媛”。
“不愁錢,不愛夜生活,喜歡寧靜的話,絕對還是喜歡呆在加拿大。”當被提問喜歡呆在上海還是加拿大時,萬青毫不猶豫地這樣回答。
![]() |
- 人社部:農民工月均工資2609元 東部比中西部地區高10%
- 住建部:將對部分救助對象提供免費公租房
- 人民財評:返鄉消費不是為了炫富
- 盤活土地提高運價 中鐵總不遺余力擺脫負債
- 改革新動向:企業年檢將取消 中石化業務向民資開放
- 發改委:亂收費現象仍存在 64家銀行被罰4億
- 網友激辯准備金存廢:准備金工具有失寵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