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2月01日11:28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相關新聞】
瑞士EMPA的CIGS光伏電池轉換效率達20.4%,刷新兩項世界紀錄
【能源地圖】越南:資源自給自足轉為進口,有望利用風力擴大可再生能源
2012年11月1日,在日經BP社主辦的“智能城市周2012”的國際會議上,瑞典斯德哥爾摩市環境與健康管理局局長貢納爾•桑德厄姆(Gunnar Soderholm)登台發表演講,介紹了該市為提高可持續性而開展的工作。
斯德哥爾摩市政府、市民及企業目前正齊心合力,積極致力於實現及維持全球頂級“可持續城市”。具體而言包括促進再開發以實現環境負荷較少的住宅區及商務區。桑德厄姆稱,該市曾經“是一個受公害影響,空氣污濁,水被嚴重污染,甚至不能在湖中游泳的工業區”。
不過,該市人口現在約為85萬人,據預測到2030年將增加20萬人,超過100萬人,如何應對人口增加及過密問題,已經成為一個亟需解決的新課題。作為可減輕環境負荷及解決人口過密問題的對策之一,桑德厄姆介紹了引進交通擁堵稅。
作為交通擁堵稅,斯德哥爾摩市目前正針對在市中心易於引起交通擁堵的地區通行的汽車,征收每天最高6歐元的通行稅。關於效果,桑德厄姆稱:“利用私家車上下班的人減少,雖然人口急劇增加,但汽車交通量並未增加。”他還說,不再駕駛私家車上下班的市民“由於不想遭遇交通擁堵,因此開始改用自行車上下班”。
為了測量特定地區的車流量,該市還採用了車載IC卡系統及通過視頻圖像處理特定車輛的系統。系統由美國IBM公司構建。
對於交通擁堵稅,最初有75%的市民持反對意見。但在2006年居民選舉中,介紹了採用的好處之后,市民逐漸轉為贊同。桑德厄姆說,特別是在實施后,由於“效果非常明顯,因此現在獲得了高度評價”。
倫敦在2003年2月17日開始實施交通擁擠收費制度,據稱大約兩個星期便產生效果,實施對象地區的交通量減少了大約20%,交通阻塞現象大幅度改善。
根據該收費制度,從平日上午7時到下午6時半,以駛入倫敦中心部(約2100萬平方米)的車輛為對象,每輛車征收5英鎊的交通費。利用安裝在收費地區周邊的監控攝像機識別車牌,核實通過互聯網及電話等完成支付的車輛。在實施收費制度后的第2天便征收了120萬英鎊交通擁擠費,同時還征收了160萬英鎊的罰款。倫敦市計劃通過實施這一收費制度,每年征收約1.3億英鎊的費用,並將其投資於倫敦地鐵及公共汽車等交通機構。
另外,開始實施收費制度后,由於合伙乘車上班的人增多,搭車服務變得紅火,此類網絡服務會員人數增加了50%。
但是,對於此舉的環境效果,也有人持懷疑態度。一位有關人士稱,倫敦75%的空氣污染來源於汽車和飛機等,目前實施的收費制度由於對象地區很小,不足以減少空氣污染。
【小知識】擁擠收費(Road Pricing)
擁擠收費(Road Pricing)是指對駛入特定區域或利用特定公路的汽車,征收特別費用或提高收費,以削減交通量的制度。1975年,新加坡在全球率先實行了這一制度。
新加坡對市中心實行限行管制,早晨為3小時,傍晚為2小時,在這兩個時段內,隻有將提前購買的通行証貼於前擋風玻璃的汽車才能駛入市中心。
新加坡又在1998年採用了無需停車便可收費的自動收費系統。據說上述措施對削減交通量發揮了一定效果。
挪威奧斯陸市也於1986年開始實行擁擠收費制度。另外據稱,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在州道設置特別車道,對乘員不到2人的汽車征收通行費用。倫敦也從2003年開始實行這一制度。
擁擠收費制度原本是為了緩解市中心的交通堵塞而誕生,但最近也作為汽車尾氣對策的新手段而受到關注。
在交通量比較集中的地區,汽車尾氣嚴重污染大氣,給居民健康造成危害,因此擁擠收費制度日趨受到期待。
在日本,運輸省(即現在的國土交通省)早在1968年8月就提出了“都心通行私家車附加費構想”,但因對其效果存在疑問、替代公交設施未完善、以及私家車用戶強烈反對等原因而未能實現。1973年7月,因地鐵建設取得進展、能源及尾氣公害受到關注等因素,運輸省汽車局再次提出相同方案,但因各種原因,討論至今未得出結論。(日經能源環境網 供稿)